人物 不应让历史睡去

聂耳之死

长期以来,他给我们很多人留下的印象,可能只有一句话:“音乐家,国歌的作者”。

但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在23岁的年纪就去世了?他的死亡背后有没有什么阴谋?

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

1

1935年7月17日的傍晚,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的海岸监视所,忽然接到了一起报案。

报案的是一名叫滨田宏子的日本女性和一名叫李相南的朝鲜男子。他们焦急地告诉警察:一位和他们一起在鹄沼海水浴场游泳的中国人,在海岸边失踪了。

失踪的时间,大约是在下午一点半。滨田宏子和李相南找了3个多小时,依旧没有找到,所以报警。

根据记录,那名失踪的中国人,叫聂守信。

第二天,7月18日的上午,滨田宏子和李相南在又一次去海边寻找无果后,接到了日本警察的通知:那名中国男子找到了,是被打捞上来的,他已经死了。根据法医的检验,死者死于窒息,换句话说,就是游泳时溺亡。

不久后,一位名叫张天虚(又名张鹤,长篇小说《铁轮》的作者)的中国男子赶到,打开棺木,确认了死者身份。聂守信,是这名中国男子的学名,他有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聂耳。

聂耳

聂耳当时只有23岁。

这一年,他刚谱写完的一首歌曲,正在中国大江南北被中国人传唱。

歌曲的名字,叫作《义勇军进行曲》。

2

聂耳,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云南昆明。

聂耳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用“颠沛流离”四个字来形容,应该也算贴切。

在聂耳4岁那年,父亲聂鸿仪就去世了,母亲彭寂宽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努力考到了行医资质(聂耳的父亲是一名中医),给人看病开药,维持家庭生计。

不过,母亲的行医并没有影响聂耳未来的职业选择,倒是她另一方面的爱好对聂耳产生了巨大影响——彭寂宽是傣族人,经常喜欢给聂耳哼一些民族小调,并把一些民间故事配成当地流传的小调唱出来。

1919年,聂耳开始进入小学学习。虽然家庭拮据——聂耳连一套童子军服装的钱都交不出,只能转学——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另一个引人注意的特点是,聂耳开始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学竹笛、二胡等乐器,还担任了学校学生音乐团的指挥。

1925年,进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的聂耳,每天晚上参加由法籍教师柏希文开办的英语学习会,并向他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的弹奏。后来,他又向人学习了小提琴。

1928年,发生了一件对聂耳影响很大的事。

聂耳的老师赵琼仙被当局逮捕(她是早期的中共地下党员),被戴着镣铐游街后拖去刑场枪毙。赵琼仙一路喊口号,聂耳就叫着“老师”在后面追。赵琼仙就义后,心被挖了出来,当时有些愚昧的老百姓认为吃了能治病,还去抢这颗心。

这件事对聂耳刺激非常大,他认为光学音乐没用,一定要做点实际的事。

16岁的聂耳随后就瞒着家里,报名了滇西军阀范石生组建的“学生军”,参军了。

17岁的聂耳

几经辗转,一年之后,这支学生军在广州解散,聂耳又回到老家昆明,继续音乐的学习。由于聂耳此时开始参与中共地下党的一些运动,慢慢被国民党的特务组织盯上,经家人帮助,聂耳在1930年逃往上海。

照片中最右边的女孩子名叫袁春晖,当时是云南私立东陆大学的学生,能歌善舞,是聂耳的初恋女友,也是聂耳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女子

在上海,聂耳打过工,失过业,最终还是如愿走上了音乐之路——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

由于聂耳对音乐特别敏感,很多音乐只要他听到,就能唱出来,大家给他起了一个“耳朵”的绰号。

在一次联欢会上,聂耳表演了一项绝技——两只耳朵一前一后地动,结果总经理笑称他为“聂耳博士”。聂耳说:“我已经有三只耳朵了(“聂”的繁体字为“聶”),你们还要送我一只耳朵,也好!”

从此以后,他就索性不叫聂守信,改名叫“聂耳”。

3

聂耳的生活条件虽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真正让他音乐的灵感开始迸发的,是他之前贫苦的生活经历。

聂耳曾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在“充满了工人们、车夫、流氓无产阶级的汗臭”的环境中聆听卖嗓子、卖武功的吼声,从中知道了他们“生命的挣扎”的心曲。

在上海,他自己去走女工的夜路,体会女工的辛苦,写出了“新的女性勇敢向前冲”的《新的女性》;他去码头蹲点,观察码头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写出了“从朝搬到夜,从夜搬到朝”的《码头工人之歌》;他每天聆听小报童的卖报吆喝,谱曲后和报童一起修改,写出了“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的《卖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