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郎君,老夫能请你跳个舞吗?”——贵族男子舞蹈文化(第2/3页)

一曲歌毕,满堂喝彩。主人笑眯眯地端着杯子站在您面前,看样子没有回席的意思,显然这个劝酒程序还没走完。您这就发呆了,心里暗骂:酒都喝完了,死老头子你不回去还等啥……

名妓之所以为名妓,就是因为她在这种场合反应快,会调和气氛不让宾主难堪。就见她帔巾一拂,娇俏笑问:“郎君怎地还不回敬主人?莫非主人奉上的佳酿太过新烈,郎君入口即醉了吗?”

原来是要我回敬他—您在满堂笑声中恍然大悟,连忙向主人敬酒,主人举杯回应:“劝我酒,我不辞;请君歌,歌莫迟!”

对啦,人家劝你喝酒都是唱着歌的,您好意思就这么干巴巴地说两句“吃好喝好啊”就完了?唱歌吧您!问题是这种场合,这种气氛,又有主人家珠玉在前,您好意思开口吼“菊花残,满地伤”,还是唱“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或者“爱情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玩意儿,一点儿也不稀奇”?

要我说您还不如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算了……

咳,正经给您出个主意,您呢,摘下自己身上比较贵重的东西,金银玉佩啥的,偷偷塞给身后的名妓,求她出面再给您解一次围。她八成会再让您喝一大杯酒,然后替您唱一曲回敬主人。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82]

呼,擦汗,这一场算是应付过去了—可别觉得完事儿了,下面还有更坑爹的活计。

主人依次唱歌敬酒,客人们也纷纷回敬,歌声此起彼伏,跟堂上堂下的奏乐舞姿交融在一起,气氛欢乐热烈到了极点。突然之间,只见主人席上……

哎哟喂,年纪一大把的白胡子主人,这老不修的家伙,真是喝过头了,他居然把酒席一推,站起来张牙舞爪地开始跳舞!

什么风气?什么态度?什么世道?贵人大官的威严仪态到哪里去了?高门士族的端庄举止到哪里去了?你以为自己是那些乐户贱民啊,还下场跳舞!要不要哥给你丢几个赏钱啊!有没有?有没有?

代表着真理正义的您,内心十万头神兽奔腾呼啸而过,义愤填膺地左右扭头,希望在众多宾客脸上找到跟您灵犀相通的嘲笑鄙视表情,却见别人都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主人的舞姿,不时击节喝彩,竟然似乎好像都觉得这是一种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行为。

没错,一直到唐代,有身份的贵族高官,在宴会上当众唱歌跳舞,还都是一种很正常、很风雅、很有品位的活动,根本不会有人因此而嘲笑他们。其实别说是贵族高官了,当年李靖灭东突厥的时候,李渊李世民父子开派对庆贺,已经当了几年皇帝的李世民就在席上当众天魔乱舞,太上皇老李给弹琵琶伴奏,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敬酒起舞。同样的场面,十几年后在新太子李治刚得长子的时候,又重演了一遍,当爷爷的李世民跑到儿子的东宫去带头跳舞。

好吧,爱跳就跳,反正丢脸的不是哥。您注视着主人扭身扬臂、袍袖甩动、旋转腾踏、招手遥送……哎哎,这是啥意思?为什么他越转离哥越近了?直冲着过来啦。这是转晕了头还是啥?他又想干吗?救命啊,哥要逃席。

晚啦,老实站起来接招吧,主人这是在向您“打令”呢。

唉,至于嘛,您也不用哭啊。您问“打令”又是啥?这个呢,其实是唐人的一种通俗性叫法,在唐以前它被文雅地称为“以舞相属”,存在时间很长啦。

主人在酒席上先起舞,舞到客人身边,示意邀请客人来舞。客人起身,跟主人一起左转右转、手舞足蹈一番,再去邀请下一个客人起身来舞。如果主人热情的话,一直要把宴会上所有客人都邀请一遍才肯罢休。

您说您不会,不肯跟主人一起跳舞,还是让名妓娘子替您跳的好?我郑重劝您,不要拿这个架子,那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严重侮辱,后果可能会很惨痛。不信的话,回头您去搜索一下,田玢拒绝灌夫邀舞以后有何感想,蔡邕不肯跟王智跳舞的下场是什么,陶谦跟张盘舞步配合不好的悲剧……总之,您不跳是不行的,硬着头皮上吧。

顺着主人的手势迈步,一步,两步,转圈……再转……继续转……主人退后了,现在您可以独舞啦。

唉,您不要傻站在当地。好吧,实在不会,跟着我的口令来,我教您一种最简单的舞姿。

把碍事的外衣脱了,赤裸上身,往头上绑个红带子系紧头发,跟着我喊出声:

“一二三,拍肩膀;一二三,拍胸口;一二三,拍胳膊;一二三,拍腰背;一二三,拍大腿;一二三,拍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