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最幸运的大陆(第5/9页)
同时,南方各州终于从南北战争(比内战还要痛苦)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废除奴隶制后,他们积聚了足够的资金,开始自己种植棉花。加尔维斯顿、萨凡纳和新奥尔良又恢复了生机。铁路和电报电话使整个国家变成一个有机的农场和工厂。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有6000万欧洲人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加入到开发建设北美大陆的事业中,一个崭新的世界就这样在他们手中诞生了。没有哪个民族能像美国一样享有这么多的机遇:广阔的平原、作为屏障的山脉、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资源,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同一个民族,用一种语言交流,没有沉重的过去。
继续向南走,了解了墨西哥和中美洲后,我们就会发现美国拥有一个对民族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优势。墨西哥除去玛雅人居住过的尤卡坦半岛,基本是个山地国家,从里奥格兰得山脉到马德雷山脉,海拔逐渐增加,马德雷高原平均海拔为4800~5200米。海拔更高的山峰,如波波卡特佩特山(5450米)和奥里萨巴山(5549米)都是火山,而科利马火山(3962米)却是唯一的活火山。
在朝向太平洋的一面,马德雷山脉山势陡峭,但是朝向大西洋的一面,山势却很平坦。对欧洲人来说,从东面入侵墨西哥内陆就很容易了。16世纪的最初几年里西班牙人的先头部队开到墨西哥。这一时期对西班牙先遣队却是非常不幸的,发现热那亚人被证明是个彻底的失败,这里没有人们先前预想的金山银海,有的却是赤裸裸的野蛮人,一让他们干活儿就装死,还有数不尽的蚊虫。
随后,墨西哥全国流传着,有一个靠近大陆叫阿兹台克的地方,那里的居民都住在金子做的房子里,人们用金子做的盘子吃饭,晚上躺在金子做的床上,所以1519年,费尔德南·科尔特兹就带领他的3000人组成的部队来到了墨西哥。凭12门火炮和13支老旧步枪,击败了蒙特朱马对这个王国的统治。墨西哥曾经秩序井然、管理有方,但是,其统治者却被人以哈布斯堡国王的名义绞死了。
随后的300年里,墨西哥一直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由于担心墨西哥种植的农产品冲击本国市场,殖民者禁止墨西哥种植相关农作物。大多数财富汇入部分拥有大量土地的人手里,也有的用来发展各种宗教,直到现在,这些宗教还在抢夺势力范围。
19世纪中叶,奥地利人马克西米利安企图在法国人的帮助下成为蒙特朱马第二,他又搞了一次冒险。不久,墨西哥被发现蕴藏大量的铁矿和石油,并且储量可能超出美国。那时墨西哥有1500万人,五分之二的人拥有印第安血统,却生活在极度贫困中。银行界开始插手他们的事务中,组织革命,土著人则以反革命予以反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整个墨西哥似乎都在暗杀和杀戮之中。幸好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大金融机构资金紧缺(战争耗费极大),墨西哥人才得以存留。现在,人们正在努力消除300年来因为歧视、疾病和愚民等政策所造成的创伤,并且获得了成功,这可以从韦拉克鲁斯和坦皮科的出口数据看出来。而今,华盛顿和墨西哥已缔结友好关系。

巴拿马运河
南北美洲之间的中美洲地峡,土地肥沃,盛产咖啡、香蕉和甘蔗还有国外资本希望生产的经济作物。白人不适应这里天气的酷热,黑人又不愿为白人工作。再加上活动频繁的火山,无论对黑人还是白人都是一种威胁。对大多数人,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都只是一些浪漫的名字(除非是收集邮票)。因为“国库越空虚,邮票越精美”真的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巴拿马共和国却另有一番重要性,特别是对美国。
中美地峡是一条狭窄的陆地。在西班牙探险家巴尔博站立在达连的山峰上观测两大洋后,西班牙人就对地峡的地理位置有了清楚的认识。早在1551年,西班牙人就想过在这里开凿一条属于他们的大运河。此后,每一代的人都在听说关于开凿运河的新计划。科学界有点儿名气的人物都至少拿出了一套设计方案,以解决不断出现的难题。但是,从坚硬的岩石中开凿出一条30英里长的运河确非易事。直到诺贝尔发明了炸药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项发明的初衷是想帮助农民除去田地里的树桩或石头,而不是用来自相残杀。
在后来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中,人们不再长途跋涉绕行合恩角,而是蜂拥到中美地峡地区,从这里进入加利福尼亚。1855年,穿越地峡的火车通车了。15年后,苏伊士运河开凿成功,举世皆知。这时,运河的设计者费迪南德·莱斯普斯决心修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河,但是他的公司因管理不善,一片混乱:工程师在设计时错误百出,工人也身患疟疾和黄热病而大量死亡。经过8年与大自然的搏斗,以及在巴黎交易所上更为残酷的交锋,这家法国公司再也无力支撑局面,最终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