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亚的大半岛(第5/6页)
这时的欧洲,詹姆士·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被广泛应用,因此而富强起来的欧洲急切地要去征服新的世界,中国理所当然地被列在榜首。对骄傲的白种人来说,以突然爆发的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很不光彩。1807年,马礼逊博士作为欧洲第一位传教士来到广州,开始不断对中国人宣传基督教如何如何好,为何要信仰基督,因此要必须给它一个机会。但那时,即使那些最迂腐、最狭隘的满洲官员都能够积极地固守孔子的教义,以此来阻挠滚滚而来的鸦片狂潮,不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却在不断地从罂粟籽中提炼着数百万磅的鸦片,将它们卖给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居民。英国东印度公司坚持要把鸦片输送到中国,中国当局则坚决拒绝让鸦片上岸,于是鸦片和受伤害的感情引起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让中国人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绝对不是那些被他们看不起的外国人的对手,经过几个世纪的闭关锁国,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了。
这种担忧最终变为现实。自从鸦片战争的不幸时期开始,中国就完全听凭外国人的摆布。那些一味埋首于田园而不问世事的中国人通过偶尔目睹的事实,也开始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国家出了问题。中国人把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灾难归咎于由外族统治的满清政府,于是中国人开始揭竿而起。大约80年前爆发了第一次起义,中国人希望以革命换自由。
鸦片战争后,当清政府正与英国和法国开战时,“太平天国运动”在华南地区风起云涌。这些人拒绝剃头,把辫子也剪掉了。但是,对于那些因贫困而造反的老百姓来说,满清王朝的大军太强大了。他们推举出来准备取代满洲人的汉人皇帝(指洪秀全——译者注),最后在南京自己的宫殿中自焚,还把所有的嫔妃活活烧死(这里作者弄错了,洪秀全是病死的,而不是自焚而亡。湘军攻陷南京时,洪秀全已死了一个多月了。由于太平军战士誓与南京共存亡,故点火自焚——译者注)。在这场革命中,被杀者达数十万人。剿灭这场革命的清朝统领是两个外国人,一个是美国工程师华尔,另一个则是虔诚的基督徒、深邃的神秘主义者戈登。戈登返回英国后,专心从事慈善和宗教事业,过着退伍之后的悠闲生活,为他的悲惨结局作准备。有关戈登的故事,你可以在“非洲”那一章里了解到。
1875年,清政府与德国之间出现分歧,于是德国就向中国派出了一个中队,理由是帮助中国清除沿海的海盗。1884年至1885年,发生了中法战争,结果,中国失去了南部的安南和东京湾。1894年,他们和已经西方化的日本又打了一仗,结果丧失了台湾岛。
随后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军事战略要地进行争夺。俄国人强占了东北的旅顺,英国人夺取了威海卫,德国人进驻了胶州湾,法国人则分到了湄公河左岸的金兰湾,而至于在外交政策上带点儿感情作用的美国,他们只是含含糊糊地提出了“门户开放”之类的意见。其实,那些欧洲人把抢到手的土地变成了坚不可摧的堡垒,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美国的山姆大叔探过头去(当然不是为了看热闹),他们就急忙把大门关上。
中国人民虽然天生吃苦耐劳,但也开始看到,他们不仅在受政府的压迫,也受到外国人的欺凌。看清了这样的事实之后,他们再次把所受到的屈辱与苦难统统归罪于外族统治者——满清政府。1901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他们先是刺杀了德国大使(理由是这位大使先杀害中国人),然后围攻在北京的外国使团。结果,由俄、日、英、法、奥、德、意、美八国组成的一支联合军队进入北京,来援救被围困的外交使团,把这些绝望中的大使及其家属解救出来。援军为了进行报复,在北京城内大肆抢劫,使这座富裕的城市遭受到空前洗劫,不管是多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都被侵犯了,甚至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也不曾幸免于难。德军司令率领他的2万名士兵(虽然停止了射击,但抢劫仍在大肆进行)奉德国皇帝的指令——“就像匈奴人那样干吧”。这是一个不幸的命令,是老威廉皇帝在他执政生涯中发出的最糟糕的指令。十几年后他就在自己国内遭了报应。
巨额的战争赔款,欧洲各国的得寸进尺,政府的奴颜婢膝,这一切使中国人民再也无法忍受。1911年,他们再次发动革命。这一次,他们成功地推翻了满清政府,成立了共和国。
这一次,中国人已经得到了教训,知道西方国家到中国来,并不是对孔夫子的道德文章感兴趣,而是对中国的煤炭、铁矿和石油等珍贵矿藏感兴趣。中国人要么努力保护好这些矿藏,否则就把它们沉到太平洋里去。很快,他们开始认识到应该向日本人学习,在短时间内认识到“西方化”的重要性。为此,他们从世界各地请来了许多老师。尤其是请日本人当自己的老师,因为两国人民比邻而居,交流极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