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尚 人与自然(第2/2页)

实际上,这也是东汉与魏晋的区别,即东汉更重道德而魏晋更重审美。而且,审美的前提是“丘壑独存”。难怪一个人优秀漂亮,就叫“长松下当有清风”;也难怪人们对山涛的观感有如“登山临下”,但觉“幽然深远”。[34]

这可真是活得漂亮。

没错,漂亮得就像大自然。

魏晋名士对自然界的热爱,确实超过了前人。简文帝那一句“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道尽了他们的心曲。他们不但以清风明月、春柳劲松来品评人物,更亲自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从中体验到难以言表的愉悦。

比如顾恺之和王献之。

顾恺之是画家,王献之是书法家,但他们最喜欢的都是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一带的山山水水。顾恺之的描述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王献之的说法则是: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两位都是艺术家,感受当然敏锐,不过这种感受能力却未必没有普遍性。有一位僧人从建康回会稽路过吴中遇到下雪,事后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便同样富有诗意:郊邑还在纷纷扬扬,山林却是一片洁白。[35]

对于这样的文字,任何解释都会显得多余。要说的仅仅是: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之前《诗经》和《楚辞》对风景的描写。在那里,自然和自然现象只不过是人物或故事的背景。在这里,却是独立和纯粹的审美对象。

同样,魏晋人眼中的自然界,也不再是孔夫子那里的道德象征、董仲舒那里的政治筹码。它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可以观赏和品评,只不过也许更漂亮。

王珣《伯远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献之《中秋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乾隆帝酷爱书法,在自己卧室旁设一小暖阁,用以珍藏三幅世之所稀的名帖,供他时时把玩。此阁名为三希阁,此三帖唤作三希帖。乾隆帝视《快雪时晴帖》为三帖之首,在帖前题写了“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快雪时晴帖》共二十八字,被誉为“二十八骊珠”。

天人依然合一,然而意味不同。

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大转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道德和政治的一变而为审美的,由此产生的文明成果则是山水画和山水诗。尽管它们要到隋唐以后才蔚为大观,但东晋却无疑在观念上开启了先河。

转变并不奇怪,因为魏晋是一个唯美的时代,而最漂亮的活法则莫过于自然。事实上魏晋人热爱自然界,就因为它自然。自然在汉语中,原本就是“天然如此,无须人为”的意思。能做到这一点的,则非自然界莫属。所以日本人用“自然”来翻译nature,也很自然。

然而正如中国的山水画不能理解为西方的风景画,魏晋对自然的发现也与科学无关。在人们眼里,自然界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是有意志力和人情味的。因此,当他们不再将自然界道德化和政治化以后,发展起来的便是自然科学以外的两种精神文明。

这就是哲学和艺术。

[26]谢鲲对嵇绍和卫玠的欣赏,均见《世说新语·赏誉》。

[27]以上见《晋书·卫玠传》,《世说新语·容止》及刘孝标注引《玠别传》。

[28]见《世说新语·容止》。

[29]见《世说新语》之《方正》、《简傲》。

[30]分别见《世说新语》之《容止》、《赏誉》。

[31]见《世说新语》之《赏誉》、《伤逝》。

[32]见《世说新语·赏誉》。

[33]见《世说新语·容止》。

[34]见《世说新语》之《言语》、《赏誉》。

[35]见《世说新语·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