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无字碑 又见女人(第3/3页)

没有了缓冲地带,公主和新皇帝便只能正面交锋。更麻烦的是,他们的理念并不相同。隆基要复兴贞观路线,太平却留恋则天时代。明争暗斗的结果,是势不两立终于演变为你死我活。回旋余地没了,流血已是不可避免。

先天二年(713)七月,李隆基得到线人举报,太平公主将在四日发动政变。年轻的皇帝当机立断,抢先一步在三日那天将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成为孤家寡人的公主殿下逃入山寺又回家自尽,不再纠结的睿宗也彻底交权。[51]

直到这时,大唐才真正有了新皇帝。他叫唐玄宗,也叫唐明皇。新时代开始了,它叫开元盛世。当然,潜伏已久的危机也会到来,它叫安史之乱。

本卷终

请关注下卷《安史之乱》

[39]见《新唐书·诸帝公主传》。

[40]见《朝野佥载》,《太平广记》之《任瓌》和《妒妇》。

[41]见《旧唐书·中宗韦庶人传》,《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皇后的小女儿,出生在中宗被废之后迁往房陵的路上。当时李显脱下衣服做她的襁褓,所以名叫裹儿。

[42]见《新唐书·诸帝公主传》。

[43]见《旧唐书·上官昭容传》,《新唐书·韦皇后传》所附上官昭容传。婉儿参与武则天政务的时间,《旧唐书》称在圣历(698)后,《新唐书》称在万岁通天(696)以后。

[44]见两《唐书》之节愍太子重俊传、上官昭容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八景龙元年七月条。

[45]见两《唐书》之韦皇后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龙二年七月条。

[46]上官婉儿劝韦皇后效法武则天事见《旧唐书·中宗韦庶人传》。加尊号事见《新唐书·中宗纪》,《资治通鉴》卷二百八景龙元年八月条。

[47]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八景龙元年七月条和九月条。

[48]关于中宗李显之死,《新唐书·中宗纪》只说皇帝崩,却又在前文加了一句:皇后及安乐公主、散骑常侍马秦客反,显然是暗示韦皇后与中宗之死的关系。但同书韦皇后传则明确说“帝遇弑”。《旧唐书·中宗纪》的说法是: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前文则是: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云元年五月条说得更明白: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其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烹饪技术,而得以进宫,成为韦皇后的情夫,又害怕被中宗发现;安乐公主则希望母后临朝,自己做皇太女。因此四人合谋在馅饼里放毒药。

[49]见《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云元年六月条。

[50]睿宗兼顾太平公主和太子,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云元年六月条。但据《旧唐书·睿宗纪》,睿宗让位后,仍然掌握大权,自称朕,新皇帝只能自称予,也只能处分三品以下官员。所以李旦不是李渊那样的太上皇,无妨称之为皇上皇。

[51]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开元元年七月条,《唐大诏令集》卷三十《睿宗命明皇总军国刑政诏》。太平公主的下场比韦皇后等人好一些。她被赐自尽,保住了公主名号,见《新唐书·诸帝公主传》。韦皇后则被追贬为庶人,安乐公主更被追贬为悖逆庶人,见《旧唐书·中宗韦庶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