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变脸 正义与天良(第2/2页)

李昭德的父亲可是弹劾过褚遂良的,他本人的强悍也不输老爹。女皇登基两年后,有人献上号称祥瑞的白石,理由是白石外现红纹,可见其忠。李昭德却一声怒斥:你这石头倒是一颗红心,难道其他石头都是反贼不成?

众人哄堂大笑,马屁精面红耳赤。

王庆之这厮落到李昭德手里,下场可想而知。他被拖到宫外示众,李昭德又是一声怒吼:此贼妄想废我皇嗣。然后下令痛打,直至口鼻流血,毙于杖下。[42]

这大约要算曲线救国吧,虽然那些小人也很可怜。

不过,李昭德最后还是死于来俊臣的诬陷,来俊臣则以同样的罪名被杀在同一刑场同一天。这让帝国的臣民百思不解悲喜交集:直臣与酷吏,怎么会是同样的命运?[43]

宰相杜景俭却因营救李昭德而被贬官。当时,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并为四大法官,作风和理念却完全不同。杜和徐都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所以流行的说法是:遇来、侯者死,逢徐、杜者生。[44]

这当然与恐怖政治并不相容,武则天却令人意外地信任重用杜景俭、徐有功。徐有功只好说:麋鹿跑出山林,就离厨房不远。陛下以法官用臣,是要让臣死在任上呀![45]

女皇却不准他辞职,徐有功居然也得以寿终正寝。事实上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只不过满不在乎,依然故我地坚持公平正义原则。这实在让女皇陛下又爱又恨,有一次竟蛮不讲理地问:徐卿办案,错放的为什么那么多?

徐有功答:错放乃人臣小过,好生是圣人大德。

女皇默然。[46]

然而乾坤却不是徐有功一己之力可以扭转的。就在他这次幸免于难两个月后,皇嗣李旦被诬图谋不轨。李旦的身边人哪能扛住来俊臣的严刑逼供,眼看就要屈打成招,太常寺乐工安金藏却突然高喊:大人不信皇嗣不反,金藏掏出心来给你看。说完,拿起佩刀剖腹,五脏皆出,血流满地。

这真是何其惨烈,又何其悲壮!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工人安金藏的这一壮举震撼了狱吏,惊动了女皇。陛下命令用御辇将他抬进宫中,请御医进行抢救,直到第二天安金藏才醒了过来。这时,站在病床前的女皇感叹说:朕有儿子,却不能自明清白,害得你吃这么大的苦头!说完,铁石心肠的武曌老泪纵横。[47]

正义和天良,其实永存。

头上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李旦躲过一劫,像螃蟹一样走路的来俊臣却继续横行。这无非告诉我们,本台大戏还远远没有演完。事实上,安金藏也许可以感动女皇,却无法撼动帝制。围绕皇权的争夺,也还有新的角色需要出场。

接下来的故事,将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38]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六神功元年六月条。

[39]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五长寿元年五月条,这项禁令在八年后因凤阁舍人崔融的劝谏而被废止。违禁的张德官职右拾遗,从八品上。举报人名叫杜肃,官职补阙,从七品上,未明左右。但照理说应该是右补阙,两人同为中书省官员。

[40]见《新唐书·刘仁轨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光宅元年九月条。

[41]两《唐书》之则天皇后纪均称李昭德任凤阁侍郎在此事之后,今从《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二年十月条。

[42]王庆之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二年十月条,石头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五长寿元年八月条,并见两《唐书》之李昭德传。

[43]事见《资治通鉴》卷卷二百六神功元年六月条。李昭德被杀,原因之一是权力太大又刚愎自用,为武则天所忌。

[44]杜景俭,《新唐书》作杜景佺。营救李昭德一事,仅见《新唐书·杜景佺传》。四大法官的说法,见两《唐书》之杜景俭传。

[45]见《新唐书·徐有功传》。

[46]见两《唐书》之徐有功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五长寿二年正月条。

[47]见《新唐书·安金藏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五长寿二年一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