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风情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一幅绘画,创作时代距今近九百年,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是北宋末年一位名叫张择端的宫廷画家。作品完成之后,由当朝君主宋徽宗题写“清明上河图”五字。有关这件宝物的流传,可以写成长长的故事。这幅作品本为北宋宫廷收藏。金人攻下北宋都城,也洗劫了宫中的一切,《清明上河图》被金人掠去,后流落民间。蒙古人建立元朝政权之后,《清明上河图》被掳进宫中。宫中有一个装裱匠,识得这件宝物,竟然使了调包计,用一个临摹本把真本偷换出宫。从元到明代的百余年时间中,它辗转于收藏家、古董商人和文士之间,一直到明代后期第三次入宫。到宫中不久,又被一个懂书画的太监盗走。经过了多次转手买卖,大致到19世纪的初叶,归清代宫廷收藏。这是它第四次进宫。辛亥革命之后,末代皇帝溥仪将它带出宫。开始存放在天津,后伪满政权成立,就带到长春。伪满政权灭亡后,溥仪正准备将它带到日本时,被截回,后交给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五次进入紫禁城。

五进紫禁城的传奇经历,更增加了这幅作品的吸引力。它在流传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的摹本。至今散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摹本有三十件之多。其中一件摹本还骗过了酷爱艺术的乾隆皇帝,乾隆将这件摹本定为真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大量摹本的出现,也从侧面说明这件宝物的不凡价值。

这是怎样一件作品呢?

汴河两岸的风情长卷

这是一幅五米多的长卷,采用的是中国绘画手卷式的形式,自右至左,缓缓打开,如打开一扇历史的闸门,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

画卷的叙述在清明时节汴河两岸展开。此时冰雪融化,告别了料峭的春寒,迎来了春天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思念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要祭祀祖先,这种风俗至今还存在。清明又是庆祝春天到来的佳辰,此时阳光妩媚,春风荡漾,绿草如茵。这幅图的开始描绘的就是汴梁郊外的春色,我们可以看到,野地里溪水潺潺,又有屋舍隐现于丛林之中,道路纵横,历历分明。有老树当风而立,染上了初春的淡淡绿意。向远看去,是绵绵无尽的原野,上有薄雾轻笼,正是柳永词写的“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林中忽而露出一队人马,几个仆夫引领着驴队,悠然地向城中赶路。向左去,道路上有绵延的人流,有的是到郊外祭扫的香客,有的是由城中归来的游人,骡马嘶鸣,人声鼎沸。这是远景。

清明上河图局部(郊外)

手卷再向前打开,中段部分是近景特写。汴河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那是一条连通南北的河流,河中漕运繁忙的景象诠释着这个时代的繁荣。开始时,可看到靠岸的三三两两的船只,再向左,河道渐宽,河水急速流淌,漕运的船只快速往来。

长卷向前,便是中段的高潮处,也是全画的中心,描写的是汴梁当时的中心虹桥地带。巨大的木桥凌空飞架,如彩虹饮涧。桥上人头攒动,商贾云集,有过路的,嬉戏的,最引人注意的是,桥上很多扶着栏杆向下观望的人,有的指手画脚,有的大声惊呼,有的惊恐不已。而在桥下正有一大船要经过,巨大的船体前低后高,船头有指挥者,大张着口,挥舞着手臂,有人以撑竿顶着桥下的底座,矫正着方向,船工奋力地摇着橹,顶篷上人们快速地摇下帆,大船向桥下驶去,水中还留下船快速向前所激起的漩涡。船将过未过,船上的人紧张,桥上观看的人也紧张,桥上桥下连成一体,人们紧张的心情伴着急速的水流而盘旋。

清明上河图局部(虹桥)

第三段画的是街衢,是平面的叙述。汴河水到此拐了一个弯,向东流去。在河岸边,有通衢大道向前延伸,前面有高大的城楼巍然而立,城墙下人们在休憩、交谈、观望,骆驼从城楼中露出了头,可以看出道路的繁忙。过了城楼是街市,街道星罗棋布,热闹非凡。商店、茶楼、酒肆、棋馆、武场、寺院,等等,无所不有。街上车水马龙,人们三三两两,或行或立,或成群地聚集,神采飞扬地交谈,过路人两边观看,欣赏着街景。商人们在殷勤招揽。大路上忽有四套骡车奔驰而来,在悠然中又多了惊险。这里有贩夫走卒,有文士僧徒,有老翁,有童子,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这幅长卷的三部分分别描画乡野、河流和街衢之景,各部分以一个重点景色为中心,初段着重画杨柳,中段以桥梁为中心,末段则以城门为中心。在重点景色的统领下,画面虽然繁杂,但不显得混乱。三段的气氛也有分别,开始的时候平静悠远,气氛恬淡;中段紧张刺激,如激流回旋;而末段既开阔丰富,又琐屑细致,像是路边行人的娓娓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