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天下之大变局(第2/2页)

而其他人听了,对崇祯皇帝的解释,也算是可以接受。只有一些较真的人,则在心中暗暗地拿三大营来比较,感觉还是有点不信服。但是,皇帝都这么说了,那就只能以皇帝金口玉言为准。

他们正在想着,却听崇祯皇帝又开口说道:“天下之大变局,为有史以来之最大。我大明的未来如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你们。朕觉得,你们是够资格来压轴,朕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让朕失望的!”

他的这番话,就只有郑芝龙一个人预见到了。也只有郑芝龙一个人,能体会到皇上所说得天下之大变局,指得是什么?

不过,其他人,却都听傻眼了。

天下之大变局,为有史以来之最大?这不是建虏要灭了,这天下不是要太平了么?就算有西南沙普之乱,那也是无关痛痒的小事而已。皇上该不会是一时口误,说错了吧?

虽然是这么个想法,可是,皇上英明神武,肯定不可能会说错。而且皇上不是说了么,大明的未来,还得靠登莱水师,那这个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靠登莱水师来取胜,敌人是来自海上?

还真别说,不少人顺着这个思路想着。特别是那些朝廷重臣,知道皇上对西夷的态度,再联想到皇上之前所提过的一件件有关西夷的事情,顿时,他们大概就明白了,皇上为什么要这样说了。

不过,远在北方京师的这些人,不管是百姓,还是朝廷重臣,都对西夷的威胁,了解得并不够。因此,哪怕有人想到了,也有点不以为然。但是,皇上这么定下了,也只能是这样了。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崇祯皇帝的这个预言,就开始逐步显现。等到那个时候,他们一个个免不了赞叹皇上的先见之明。

阅兵结束之后,皇极殿大朝议,换种通俗的说法,就是开年终总结大会。

崇祯十七年的国库收入,因为银行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已经开始盈利不少。不过最大头,还是核实官绅优免限额和催缴欠赋。

有张溥这个“酷吏”主持这个事情,又经过常熟谋逆,罢免百官之案,文有南京吏部尚书孙传庭和南京左都御史杨廷麟支持,武有南京镇守太监领军随时支援。可以说,张溥在南方诸省的办差,是再也没有受到多少困难。特别是连糖衣炮弹都没用之后,就更是顺利无比。

清理出来的税田和催缴的欠赋,虽然没有进入国库,直接用于当地百姓,但是却极大地解决了国库的压力,使得其他方面,都是进多出少,盈余自然也就多了。

玻璃厂的盈利,虽然还没有成为国库收入的大头,却已经初露峥嵘。可以预见,就算明年没有成为国库第一大收入,那后年就肯定能成为国库第一大收入的。

谈钱之后,就是文武之事。

武得方面,最主要的是对虏战事,还有京营和京畿之地卫所的改制情况。从正规军中淘汰下来的军队,改变为工程兵之后,修路铺桥,用一句话概括,成就有限。

对此,崇祯皇帝并不在意。在这个年代,完全是靠人力修路,能有多快!再说了,连水泥都没有研制出来,这地面被雨水一泡,估计又有得忙。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心中记下,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水泥配方,但好歹看过不少历史穿越小说。水泥这个东西,都会提过一嘴,大概是个什么情况,他多少是有印象的,回头交代宋应星去试验便是,肯定能试验出来的。毕竟这玩意,西夷早就有了,难度应该不会有多高。

文的方面,在过去的一年,也有不少的事情。

辽东以及朝鲜要新增设省,虽然建虏还没全灭,可皇上已经有旨,要选拔出来,先派一部分过去。这个情况是大情况,必须要禀告进度的。

另外,就是农司的成就,也要给皇帝禀明清楚的。由农司牵头的杂交水稻一事,还没有多少进展。毕竟没有塑料,没有大棚,完全在自然环境下试验,进度很慢。不过农司的其他事情,比如番薯、土豆、玉米等物的推广,却让皇上感到比较满意。

开物司这边,就更是轰动全国了。皇上教导太子的那一课,随着邸报已经传遍全天下,由此引发的震撼,可想而知。

事实上,崇祯皇帝在暗地里也有推波助澜,他就希望,科技的种子能有发芽的。

……

一件件事情奏对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说道:“今年的情况不错,朕就期待来年能更好。在众卿即将过年之际,朕再宣布一件高兴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冲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点了下头。

曹化淳一见,立刻躬身向皇帝行礼,而后上前,从御案上小心地捧起一份圣旨,转头看向底下武将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