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他可是曾经的第一段子手

会议室内:

李凡:“录制所需的摄影、布景、灯光等技术人员,我们如何解决?”

张鹏导演道:“我有门路,可以找电影学院的学生帮忙,节目录制要比拍影视剧简单得多,电影学院的学生能应付得来,咱们还给他们创造了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

李凡点头,“好,几天能搞定?”

“两天时间足够了。”

李凡又问:“录影地点谁负责一下,咱们的要求不高,厅不用大,但音响系统之类的要达到播出标准。”

刘娜道:“这个交给我,我在以前的工作中,和京城会展中心有过几次交流。”

“几天能敲定?”

“呃……他们估计得腾时间,毕竟会展中心话剧歌舞剧安排的比较多,我去看看他们近期的时间安排。”

“录制的前期准备,小范围宣传等,几天能完成?”

“五天够了。”

……

会议开得极快,是李凡一向的风格,简化而又直接。

从开会之始,连什么豪情壮志预祝工作室一帆风顺的话都没说,也没长篇大论分析电视市场的利弊和未来的走向之类的,李凡一坐下便直接聊起了工作,那些没什么实际内容的空谈李凡一句也没有。

职场上的人开过的大小会议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了,尤其是一些领导,永远改不掉啰里啰嗦的臭毛病,几十分钟过去了一句重点都没有,他们也不嫌累。

他们不嫌累并乐此不疲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在享受权利带来的满足感。

李凡开会快的原因则很简单,只是因为他太忙了,一大堆事儿等着他呢,他哪有心思扯没用的啊?

会议很快就要结束了,有员工建议道:“李老师,我认为咱们还是得去其他团队挖几名资深编辑过来,毕竟,制作脱口秀的难度,是极高的。”

有人附和道:“对啊,李老师。喜剧界有一句名言,把人弄哭容易,把人逗笑难啊。”

蒋姐看了看李凡,点头道:“有道理!”

得,这摆明了大家不相信李凡在脱口秀编写方面的才华了。

也是,李凡在学术方面的实力深入人心,文学水平也是实打实的高超绝伦,可这些都是严肃文学。这和创作脱口秀完全背道而驰啊。

虽然李凡是广为人知的娱乐明星,但是娱乐明星的身份并不是说李凡就拥有了创作脱口秀的才能。

大家对李凡一人完成稿件这件事还是很担心的,担心的不是他写不出来,而是担心写得不精彩。

尤其是第一期节目,关乎整季栏目的生死存亡啊!

李凡看到了大家眼中的隐忧,自己也别托大了,弄得好像自己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劝似的。于是李凡道:“那好,高薪聘请,但不贵多而贵精。

这件事情不着急,一定要找到高手,因为,我不太喜欢开除员工。”

会议结束。

李凡和蒋姐起身而去,众员工小声议论了起来:

“你们说,李老师亲自创作脱口秀,这事儿靠谱么?”

“这可太专业了啊,大家想啊,每年春晚的小品是凝结了多少人的喜剧细胞,还未必让大家满意呢,由此可见,创作喜剧太难了。”

“我有哥们儿在一个喜剧团队里面,说这一行啊,创新太难,往往很多梗用了一年又一年,登上了一个又一个节目。”

“诶,你们是不是忘了李老师几年前那场轰动的《再见,雾霾》啊?”

这时,几年前李凡贡献的段子再次清晰地出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

《会呼吸的痛》;

白内障手术;

按门牌号单双号做饭;

公安民警破了一起由三人团伙组成的非法做饭团伙,并缴获锅碗瓢盆等作案工具;

晨华百年校训: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超级英雄擎天柱也拯救不了“雾都”的人民,因为这里需要摇号;

……

当时那阵子,李凡可是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华国第一段子手啊。

他创作的段子新奇而又狠辣,直戳人心,笑侃中充满了无奈,一个比几个精彩,让华国众多段子手一时间暗淡无光。

可是这两年过去了,李凡其他方面的成就屡屡展现于大众面前,而写过一些段子这点儿事儿就根本不值得一提了。

大众对李凡曾经的“第一段子手”身份早模糊了,当然了,一提及这些经典段子,大家立马会想起李凡的。

刘娜道:“嗯,的确是啊,李老师不是还讲过两次相声么,也不错。”

“不过脱口秀的创作太需要灵感了,也不知道李老师的灵感是否健在。”

“希望如此吧,但这种电光石火间的东西,不好说。”

大家在对李凡的将信将疑中,开始了各自繁忙的工作。

……

李凡回到京大,校园内处处都是穿着迷彩服的大一新生,大家脸上挂着青涩的笑容,浑身洋溢着天之骄子般的自信,这般情景和去年李凡他们那一届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