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热情的粉丝们

李凡在吉森出版社主编的陪同下来到了联合书城。

此时,7楼整层已经封闭了,楼梯口处放着一块“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牌子。

大家走上楼梯来到7楼,但见整个楼层绝大部分的位置已经被清空。

舞台已经搭建完毕,工作人员有的在搬椅子,有的在调试麦克,有的在张贴海报……整个楼层里的员工们忙中有序,大家见李凡现身了,纷纷道:

“李老师,预祝您新书大卖啊!”

“李老师,您太牛了,头一次听说新书还没开卖,预售就达到80多万本的!”

“就是啊,明天8点准时开卖,您直接就是本年度实体书Top10种的一员了!”

的确是这样,经过长达两个月的预售,全国各大书店、各家网上书店以及吉森出版社等各大渠道,《新考据学作品集》累计预售达到了89万本。

89万本是什么概念?

在这个纸质书籍日渐式微甚至逐渐历史边缘化的今天,很多实体书作家如果单本书一年内累计销量达到20万本,那这书销量就很现象级了,如果能达到30万本,那就是很牛逼的存在了。

世界发展太快,往前追溯10多年,那时候实体书还很有市场,甚至连当时的网络小说都被盗印成册,然后很多学生便捧着新华字典厚度一般的“大书”躲在教室角落里偷偷翻看。

那还是一个以纸质书籍为载体的年代。

转眼来到2018年,才10几年的时间,世界完全改变了!

当年呼风唤雨的各种天才偶像作家,如今有去拍电影的,有搞投资的,就是没人写书了,连卖个情怀的心情都没有了。

华国图书市场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年都会对实体书销量进行一个终极统计,在官方网站上,目前只有四本书今年年销量破百万。

本年度卖得最好的一本书,叫做《落地成灰》,一部非常牛逼的科幻作品,外国总统都“催更”的神书,当然这不是网络作品,纯粹是文学名著行列的作品。

这本书2017年末与公众见面,2018年获得国际大奖,美誉无数。

配得上这本书的销量呢?国内188万本。(英文版国际销量115万本。)

第二名是《我们一家人》,年销量120万本。

第三名:《虹》,外国爆款作品,年销量110万本,一经面世便刷爆无数好评。

第四名:《黄金时代》,年销量103万本。

第五名年销量只有35万本,第六名30万本……

(注:教材等某类特殊书籍不列入统计。)

图书销量断崖式的现象,说明了很多问题,尽显出版业的凄凉。

李凡这本《新考据学作品集》,还没开卖,已经提前预定了本年度图书销量Top10中的第五名,也也是没谁了。

总编道:“现在基本上所有媒体都已经到咱春城了,明天咱们春城开售,一定会取得漂亮的开门红!”

“咱们现在库存有多少?”李凡问道。

女助理道:“咱们首印了150万册,除去预售还有60万册,请放心,全国货源充足!”

了解了详细的流程,谈了一些细节后,李凡等来了一位大人物,华国著名主持人王翰。

王翰已经飞到春城了,落地后便给李凡打了个电话,说正在往市里赶。

两个人碰面的地点在联合书城楼下。

李凡隔着窗户,便见到一个戴着金丝复古眼镜套着长款羽绒服的中年男子,他缩着脖子快步向联合书城内走来。

“翰哥,快上楼。”

王翰哆嗦乱颤地道:“这东北也太冷了,干巴巴地冷!”

“翰哥快上楼暖和一下,跟我来。”

王翰跟着李凡来到联合书城7楼,他和吉森出版社以及联合书城的领导们寒暄一番后,便打量了起整个楼层,赞叹道:“好大的规模啊!”

光媒体席就留有偌大的空间,墙壁四处张贴的海报上,则书写着各种引人眼球的广告语,诸如“累计预售89万册,还有谁?”“不会写文章的偶像不叫真偶像”等等。

这广告语有些跳脱,和书籍的内容很违和。李凡看到这些海报的时候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也不是很明白,这宣传语究竟合不合适,但感觉怪怪的。

李凡道:“见笑啊,大家实在太抬举我了。”

“不不!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规模再大几倍也很正常。”

聊了片刻后,王翰便说要回酒店休息,他有些累了。

李凡哪能让他去酒店?自己可是东道主啊,况且又是自己请来的!

“翰哥,你跟我回家吧,就是别嫌弃我家太小太寒酸就成。”

“家里有容我落脚的地方?”

“有,咱们回家!”

有倒是有,三室一厅,挤一挤就有了,王翰一间房,小斐、果冻一间,爸妈一间,自己睡沙发,这不就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