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失传的贯口(第2/4页)

……

大家互相客套,让来让去,不过还是依照椅子上的名字落座了,结果还是这个结果,但互相礼让的过程不能少。

前三位大师落座后,到了李凡这儿出了点儿状况。

黄雨琪望向李凡,刚要说让他坐在第一排的末座,挨着程源远,可她刚一张嘴,但见程源远向自己的孙子挥了挥手,“小宝,来爷爷这儿坐。”

程钟宝看了看爷爷,又看了看座位上“李凡”两个字,他犹豫了,“爷爷,这是李凡的座位。”

“哦?是么?哟,老眼昏花,那就让那孩子来坐吧。”

李凡心里头好笑,真要是老眼昏花的话就好了,如果不是的话,就一把破椅子还争来抢去的,跌不跌份儿?

李凡笑道:“您爷孙坐着,一把椅子而已,没那么多说道。”

程源远瞥了一眼孙子,道:“说得对,就一把椅子,快坐吧。”

“不好意思哈。”程钟宝向李凡致意后,尴尬地坐了下来。

后面一排无所谓了,大家随便坐下,李凡左手边是顾亚婷,右手边是董成,大家准备妥当,这一期的节目也即将开始了。

黄雨琪边看着时间边生闷气,李凡是主咖啊,你把李凡弄第二排去,发言多不方便?可真看胖墩是您亲孙子了。

7点整。

黄雨琪戴着耳麦,推开音量,对着麦克风道:“大家好,这里是京城广播电台综合频率,《艺术大观园》节目,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相声大师以及青年学者,文化偶像李凡,请四位和观众打一下招呼。”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尤勇。”

“大家好,我是董鹤鸣。”

“大家好,我是程源远!”

李凡也向观众问了一声好,但是黄雨琪回头,对李凡做口型:声音小!

李凡只好起身,从前面两把椅子的缝隙中探出头颅,对着麦克道:“大家好,我是李凡!”

说罢,李凡重新坐回了椅子。

黄雨琪接着道:“相声这门曲艺,形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经过了早期的辉煌后,又因特定历史原因,导致很多经典流失,相声传承更是青黄不接,到了今天,可能除了春晚上例行的一个节目外,国民已经很难看到相声了。

今天,我们三位大师齐坐一堂,一起来聊一聊相声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同样,作为青年一代相声爱好者,李凡也代表现在的青年朋友,来参与讨论之中。”

……

直播室外,石总监刚刚来到玻璃门旁,他往里一看,皱眉道:“李凡怎么坐后边了?”

身旁的工作人员道:“程老爷子要孙子坐在他身旁,李凡就谦让了。”

石总监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室内。

黄雨琪道:“听说咱们相声最初的时候,表演方式是有两种的?”

尤勇点了点头,“的确是,最初有‘暗春’和‘明春’之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帷幕中表演的相声称‘暗春’,公开表演的相声称‘明春’,但清宣统三年后,就只有‘明春’了。”

“相声有四门功课,几位老师能给大家讲解一下么?”

程源远道:“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其中说指的是:绕口令,贯口,定场诗,数来宝等,绕口令大家都太了解了,至于贯口,又分为大贯儿和小贯儿两种,其中大贯儿一般上百句,最有名气的就是《报菜名》,现在电影学院学表演的学生们也练习《报菜名》。”

黄雨琪道:“哦,那这个青年一代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李凡,你知道《报菜名》么?”

李凡起身,探过身子,对着麦克道:“知道啊!”

黄雨琪再问:“那你会说么?”

李凡谦虚地道:“略懂皮毛。”

程源远道:“现在年轻人啊,懂点皮毛就不错了,但不是内行根本就说不对这《报菜名》,这《报菜名》要求是,说词节奏明快地一气道出,似一串珠玉一贯到底,不是内行根本不行,要求字正腔圆,口快如刀!”

李凡只言未说,这《报菜名》太基础了,入门级必学。

程源远又道:“程钟宝,你给听众朋友们展示一下。”

程钟宝清了清嗓子:“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可以了么?”

程源远点了点头,“嗯,大家听到了吧,贯口要求演员嗓音亮,吐字清,字正腔圆,气口精当,不是专业的就是念台词一般,根本不行。”

黄雨琪又道:“那什么是定场诗啊?董老,请您给观众朋友们解释一下。”

董鹤鸣老迈的声音响起:“在咱们相声里,一般单口相声演员在表演之前先念这么四句或者八句诗,但是现在单口相声基本绝迹了,定场诗也就大多失传了,像董成他们青年一代说单口相声,也不说定场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