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令人敬畏的剧本(第3/3页)

故事的超常特点决定了叙事的非现实性,故事的地点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村落。影片中的所有叙事元素与视听元素都在为这种自然生命的热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

与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它虽然也承载了导演对生命主题的意念,但并不是完全像其它探索片那样淡化情节,靠纯粹的电影视像语言的震撼力来直接表达导演的意念。

这部影片从实处入手,从规定情境下的具体人物性格人手,编织一个完整、美妙动人的故事框架,从而使意念通过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为、动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

影片自身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这条叙事线大部分由画外音来完成。

影片一开始,还是全黑的画面时,声带上就传来了“我”的叙述。

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这个“我”在此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由于他没有在故事中出现,按理是一个客观的叙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后代,这又使得他具有某种参与意识,从而又具有被叙述的意义。

因此,这个视点是非常奇特而又新颖的,它使导演在处理全剧时有了一种游刃有余的视点参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同时,他的叙述的特点把故事拉远,又具有历史的间离效果。在此视点基础上,导演在这开场白中道明了故事的虚构性。

“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从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纳入非现实的时空之中。画外音在影片中出现了12处。而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周围环境、时间转换等几个主要情节转折点,几乎都是由画外音交待的。

画外音这部电影中还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就增设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使画面故事的进展更富有张力。

该片在前世获得的荣誉,可以用无数来形容。

“怎么样,还想看到天亮吗?”李秋婷沉浸剧本里太久,陈子昂都有些熬不住了,开口提醒她。

李秋婷抬起头来,看了看时间,有些歉意。

然后脸色复杂地看着陈子昂:“我不敢拍。”

陈子昂点头,表示明白。

“我怕拍砸了。”李秋婷痛心疾首。

作为电影人,她看得出来这个剧本的魅力所在。

但也正因为这样,她才怕自己拍不出里面的感觉来。

就像穿着一件漂亮的裙子,穿过泥泞的草地、田野。

她怕等走过去后,裙子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