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白日依山尽(第3/3页)

伊姗松口后,陈子昂就想逃离,并不是想去抢信物,特么的太危险了。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得罪小肚心肠的女人,下场就他这样。

他没想到伊姗这么记仇,这么较真。

然后,陈子昂要走,伊姗以为他去抢信物,直接把他扑倒,腿一跨,骑坐他身上。

陈子昂有点懵逼。

这位小姐姐女中豪杰啊,这么拼。

陈子昂觉得好尴尬,连忙翻身。

可是,伊姗双腿死死夹住他的腰。

陈子昂没能起来,反倒又扑下去。

两人要是都没穿衣服,就是活生生的少儿不宜画面啊。

不仅摄像师捂脸,连李凯和宁颖玩了三季《超跑》,也没见过这么拼、不怕失态的女嘉宾。

“草,这段谁剪进去我开除谁!”陈子昂趴伊姗身上,动弹不得,要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镜头外的摄像师,工作人员,助理等人掩嘴而笑。

“颖颖姐,信物别抢了,给他们。”陈子昂脸都红了,对那边的宁颖说道。

伊姗却还不依不饶。

“信物给你们,我们不抢,你可以松开了吧。”陈子昂脸皮再厚,此时都有些挂不住了,红着脸对伊姗说道。

“不信你了。”伊姗不管。

等李凯拿到信物,伊姗才松开陈子昂。

李凯和伊姗走后,陈子昂连忙跑到一旁脱下上衣。

工作人员一看陈子昂的肩膀,吸了一口冷气。

“啊。”宁颖大吃一惊:“是伊姗咬的吗?”

“创可贴来一个。”陈子昂很郁闷,对工作人员说道。

其实没等他开口,就有人急急忙忙拿医务箱过来,给陈子昂擦拭伤口,贴创可贴。

“这个女孩子,太不懂事了,陈总,要不要……”节目组一个跟队的小导演有些气愤,他没说完后面的话,但意思很明显,后期剪辑把伊姗的镜头缩减到聊胜于无的地步。

“不用,人家只是玩得认真了点,我们做人要大气。”陈子昂拒绝。

然后,接下来继续录制节目,陈子昂的表现却让旁边的人翻白眼。

哥,说好的做人要大气呢。

事实是这样的,本环节任务结束,开始撕名牌前,大家登上鹤鹊楼观景。

王登问陈子昂:“子昂,你在江城写的《黄鹤楼》都入教材了,让黄鹤楼更加闻名天下。鹤鹊楼也是古代名楼之一,有没有兴趣也来一首类似《黄鹤楼》的诗歌?”

陈子昂看了看旁边的伊姗,点头说道:“好!”

而后,前世王之涣的不朽之作《登鹤鹊楼》出世。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歌中可以揭示和宣扬哲理,但忌讳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登鹤鹊楼》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在写法上它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哈?

听到陈子昂念的诗,李凯精神一振。

白日伊姗?

宁颖也是有些目瞪口呆。

不怪他们会想歪,之前陈子昂和伊姗的姿势,太不雅了。

当时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也是瞠目结舌。

说好的大气呢。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伊姗也是有点懵逼。

后面诗句的具体内容,她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被白日了。

“卧槽,太牛逼了。”王登并不知道之前发生的事。

李凯捂脸,他不认识王登。

四周静悄悄的,有的人知道来龙去脉,有的在品味诗句。

“怎么?”王登好奇:“不牛逼吗?叫什么来着,白日伊姗……”

说到这,他看到伊姗的表情,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说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