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投资捷信(第2/2页)

可徐炎不敢想,他觉得这个目标太大,难以达到。

他有点没有自信,但他又想,我要是在这拒绝了,五十万飞了怎么办?

陈子迩看出他的犹豫,说:“在美国,访问人数最多的其实是很多新闻网站,捷信是做邮箱的,你们的用户也一直在增长说明你们做的不错,可是我觉得互联网要想做出点眉头,现阶段还是要往门户的方向发展,只要你流量上去了,华尔街的那群人是不看你有没有盈利的。”

“五十万拿到手里,邮箱、门户你都要抓,流量上去了,第二轮融资轻轻松松,到明年年底之前上市也一点问题没有。”

徐炎将信将疑,说:“明年年底是不是太急了?我们可以先踏踏实实再做个三年打好基础,之后再想上市的事。”

陈子迩严词拒绝,道:“这个要求在拟合同的时候必须写明,你要向我保证,在明年的11月份之前,捷信一定要在美股上市。”

徐炎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在明年。

陈子迩没有解释那么多。因为那时候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很受欢迎,只要上市,股价必涨,等半年期限已过,股票可以交易,他就可以在互联网寒冬之前套现大笔资金。

徐炎这个时候对资金异常渴求,这个目标在他看来很难,可即便死那也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两年之后死总比现在死要好,先把这个难关过了再说,所以他答应了陈子迩的要求。

但事实上,他不会死,至少不会在99年死。

陈子迩知道互联网这几年很疯狂,甚至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疯狂:

历史上,tom.com上市当天股价疯涨5倍,中华网上市股价大涨75%,每股股价涨到300多美元,一家没做什么具体业务的公司仅仅靠着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与企业并购就有超过50亿美元的市值,而这相当于当时一个爱立信的规模。

所以,至少在泡沫之前,每个人都会活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