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劫(第3/9页)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清原没能理解,但是在座的那些差不多已然到了境界的各派掌教、长老,却有种当头棒喝的感觉。

见云不是云,见云还是云,这样的道理,在座的这些人听得多也说得多了,不过真正能够领悟到其中精髓的根本就没有几个,更何况明白和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又是两种下同的境界。

那些清醒过来的掌敦、长老们纷纷转过头来,其中自然有那眼光高明之辈。

“了不起,分身幻化元神出游,了不起。”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这样一声。

这句话一出,别说旁边站立着的清原,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得跳了起来。

虽然仅隔百多年,不过佛道两门的修士已然迅速衰弱,百多年前驾驭飞剑、分身幻化都是常事,比这更大的神通都不在少数,但是现在能够腾空的就是高人,能飞剑离手飞回的也算是好手。

看到众人看着这边,言末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他摆了摆手说道:“各位不必在意,我只是适逢其会。”

道恒真人连忙站起身来,向各位解释了言末的身份,不过按照他所说的意思,言末自然成了天心门的前辈高人。

对于这一点,言末倒并不十分在意,毕竟当年那个老道确实将天心门的大部分功法都送给了他,从这点渊源来说,天心门也算是他的半个师门。

“这位大师,功力高深,境界更是远非我等可以企及,既然适逢其会,不如请前辈为我等讲演道法。”

坐在道恒真人身旁,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头上戴着紫金冠,身披鹤氅的道士说道。

这个道士是在场众人之中,少有的几个能够令言末心动的人物之一,言末打开天眼扫了一很,正如他猜想的那样,这个道士的年纪远比看上去大得多。

最令言末感兴趣的是,这个看上去异常年轻的老道,所炼的竟然是一枚剑丹,他的功力在所有来宾之中能够排得上第二,九万多的功力,十几万的丹力,丹质因为是剑丹的缘故高达三万五千左右。

这样的人物原本应该早就凝炼元婴,但是此人显然并不打算走这众人皆走的道路,这样一来就只有两种飞升之法,一种寻求肉身飞升,另一种便是元神幻化,到了仙界再重塑金身。

后面这条路倒是和此刻的言末有几分类似,不过言末并不打算将这件事情挑破。

朝着众人拱了拱手,言末说道:“佛、道两门神通无数,谁敢说自己已然尽知其中奥妙?

“我此来原本是打算替一个朋友求取应劫的丹药,就这样两手空空的来,确实有些不好意思,既然适逢其会,我多多少少也该为天心门出点力气。”

念头一转,言末已然有了办法,他朝着众人笑了笑说道:“我虽然和天心门渊源颇深,不过却并不擅长天通之术,我所擅长的乃是制器。趁此机会,我就替天心门炼上一件适用的宝物,不过这有些取巧,这炼宝之法是我片刻之前看那幻影神甲刚刚有所感悟。”

说到这里,言末转过头来对道恒真人说道:“一秋,你让门下的弟子去那竹林之中取来十万片竹叶。”

虽然不知道这位神秘莫测的前辈高人到底要干什么,道恒真人当然不会将这看作是一件坏事。

此刻的天心门,门下弟子何止千数,再加上四周万亩竹林遥遥望不到尽头,采摘十万片竹叶,实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

下一会儿,十几个道士就抬着几个巨大的竹箯,里面堆满了竹叶。

这时候言末早已经在心里设计好了法宝的样式,在他看来,送礼最好的宝物就是战甲,因为送飞剑或者进攻类的法宝,无异于增加天心门下增强斗胜的信心,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再考虑到不久之后,中原佛、道两门的修士就要前往攻击大魔殿,那简直就与去自杀无异,如果天心门的弟子能够拥有一件合适的战甲护身,存活下来的希望也更大一些。

将“军火库一型”炼器生产线,从杂物空间移动到工厂空间,工厂空间里面的时间要比外面世界快得多。

言末随手将一个竹莲里的竹叶塞进了炼器装置之中。

复印装置迅速无比地将法阵一个接着一个复印在那些竹叶上面,这些竹叶立刻被送进调整炉内,壬水和乙木精气相继被充填入这些竹叶之中,原本青绿的竹叶立刻变得如同凝玉一般晶莹剔透。

炉子自动调整着竹叶之中的五行平衡,那些调整完成令人喜爱的碧油油的竹叶,被整整齐齐地铺平并且黏在一起,转眼间,十万多片竹叶变成了一张碧绿的布匹。

将布匹小心翼翼地均匀分成一百零八份,接下来就是唯一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言末不得不亲自裁剪那份割下来的布匹。

虽然他将设计尽可能简化,不过一百零八件铠甲的工作量堆积在一起,也不是一个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