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学术正统之争(第2/3页)

马良敷衍般的笑了笑,也没有去反驳对方,这不是他娘的强词夺理嘛。

真难为了一个外国人,用生硬的汉语把这些话说出来。

秃瓢老头儿见马良神色间似乎内心里的惯有的认知有了些许松动,便接着说道:“而儒学自中国,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汉初的战乱以后,直接传承自孔子的儒学已不可考,也就是说,由孔子所宣教弘扬的真正意义上的易学,在中国,也难以完整的流传下来。”

“您到底想说什么?”马良笑呵呵的问道。

他现在心里已然有些不喜了——这老头儿到底是不懂得用汉语如何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是他故意这么说的?哦,感情听你这老头儿话里的意思,我们国家这帮易学的大师们,学的都不正宗?都是七拼八凑出来的玩意儿?

“年轻人,我看你神目如电,印堂白光走乾坤,在易学的道路上必能有所成就。”秃瓢老头儿先是恭维了马良一句,才接着说道:“在中国,你是难以学到正宗的易学,我有心要收你为徒……”

没等老头儿把话说完,马良就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微笑着问道:“请问,您老是哪国人啊?”

“我是大韩民国人。”

“哦,我明白了。”马良忽而想到了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新闻,心里越发不喜甚至还有些恼火,不过他还是保持着温和的笑容,道:“您接下来是不是还得告诉我,经过考证,孔子是韩国人啊?”

秃瓢老头儿愣了愣,讪笑着摇头道:“不不不,孔子是中国山东人。”

“可我怎么听说,你们韩国有些个教授经过千辛万苦的考证,得出了真实的结论,证明孔子是你们韩国人,好像还要把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什么的,有这么回事儿不?”

“绝对没有!”秃瓢老头儿认真的说道:“只不过祭孔大典,在我们大韩民国,才是最正统,且一直都保持延续下来的。”

马良挠挠头也懒得再去追究这个问题。

网络上谣言毕竟是多的,具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马良可不想道听途说最后在被人嘲讽。

秃瓢老头儿接着说道:“其实儒家思想,只有在我们大韩民国保留的最为完整。简单来说,就拿你们中国人现在每年的祭孔大典,仪式、服饰等各方面都搞的不伦不类,而今儒学思想又有多少中国民众知晓学习过呢?”

“听您的意思,这儒学思想的发源地和创始人,都得改改姓?”马良脸色沉了下来。

“你别误会。”秃瓢老头儿笑笑,道:“我只是在对你讲述一个事实,而且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观人不会出错,你在易学方面应该很有天赋,有心想要收你为徒,传授你真正的易学!”

马良作出了悟状,忽而问道:“那您说,我现在有没有师父?”

“嗯?”秃瓢老头儿愣了下,道:“那自然是有的,只不过……”

“既然知道,那你还要收我为徒,又在我面前叨叨了这么一堆废话,感情您那正宗的儒学思想,就教导过您应该这么做?”马良冷笑一声,扭过头去不再看秃瓢老头儿,道:“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秃瓢老头儿被马良的话噎的一时无法答腔,半晌后才有些气恼般的说道:“中国的易学,本来就是徒有虚名,还有这样的协会那样的研究会,不伦不类!”

马良懒得搭理他。

吴琼却侧头不喜的说道:“果然是蛮夷小国出身,井底之蛙,只会坐井观天!”

“你……”秃瓢老头儿当即怒目相视。

“嘘!”马良扭头竖起食指搁在唇边朝着秃瓢老头儿示意他噤声,一边笑呵呵的说道:“别再说下去了,幸亏你遇到了我这个懂得中庸、忠恕、仁义思想,且品德高尚的人,不然的话我只要站起来把你刚才的话在会场上说一遍……我敢打赌,你得被口水淹没掉。”

秃瓢老头儿不自禁的缩了下身子,似乎还真有些后怕。

吴琼接口说道:“不知礼数,不敢正大光明堂而皇之讲话,只会私下里蝇营狗苟,吹嘘浪荡,自我得意,还敢说继承了正宗儒学思想……”

秃瓢老头儿这下更是被呛的无地自容了。

旁坐的各国大师们也都从身边翻译的口中得知了刚才双方交谈的话语,全都把鄙夷和怜悯的目光投向了秃瓢老头儿——哎,能够受邀前来参加此次国际性的研讨会,说明是有点儿身份名望的人物,怎么就作出这种小人行径来?正如那个年轻人的女朋友所说,你真有能耐的话,就站出来,大大方方的向所有人讲述你的个人观点和思想,去说服别人啊。

秃瓢老头儿察觉到在座者的目光中饱含的深意,心里越发难堪和恼怒,抬起头目傲慢且极为自信的扫视一圈,叽哩咕噜的用朝鲜语说了一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