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迎客松,黄河鲤】(第3/4页)

螺丝湾上游的深水窝子中,刚刚加固的临时码头上停泊着一艘罕见的万吨散货轮和几艘小型军舰。深水窝子刚好被三面山壁包裹其中,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水深也足够,为了便于抗灾期间的物资运输,永济县抗灾临时指挥部顶着物资匮乏的巨大压力,特别加固了港口,上次的洪峰使大堤部分段落产生了‘溃坝’现象,却也没能对深水港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洪峰一过,略加修复就又投入了使用。

按五十五师师长曾可柔的话说,抗指总算是做了件好事,也幸亏有这个深水港,否则要改造‘江海号’就是痴人说梦了。

国家对飞机、汽车的制造过程管理极严,可对造船业却极其宽松,只要你有能力、有资金,造一艘万吨巨轮下水都成。估计这是因为水上交通的管制不向公路和天空一样严格,毕竟往黄河长江里放条船,也没人设卡收费、更不需要提前申请航线。所以在华夏经常有农民造船家融资几千万造船下海的事情出现,在造船方面,那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常四海就是此道高手,让周易没想到的是,东海十三鲨居然也是此道高手,再加上海军方面的机械师,江海号的改造项目就这样硬桥硬马的上了台面;眼看着那块重达六七千吨的‘花石纲’被数条巨大的力臂吊了起来,机舱被打开,常四海等人正把海军临时拆卸下的发动机连接上去;这个江海号就是个怪胎,主机、齿轮箱、尾轴三点的直线误差竟被控制在7丝以内,甚至比头发丝还要细上一倍;而且常四海这个水上‘飙车党’早就预留出了并联发动机的位置,除去原本就超标准安装的两个五千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外,竟然还有四个位置。这是时刻准备着要搞六联装啊?

所以当周易和王栋提出要改造‘江海号’,拆下海军的发动机给他时,这条老龙乐得口都合不拢了,能有机会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常老爷子比干啥都高兴,当即就答应了。

等到海军的机械师悻悻然地带着发动机过来,只看了机舱一眼,顿时就什么气都没了。每个技术宅都有一个梦啊,能够亲手打造出这么一艘民用级的海上快车,海军的机械师也会得到巨大的满足感。

这项改造工作是非常艰巨的,可是却要在后天之前完工,好在有常四海和十三鲨这样的熟练工,有码头全部资源的支持,有周易和王栋这两个人形大力暴龙充当苦力,太阳还没落山,就赶出了百分之五十的进度。眼看明月出水,太阳落山,才在周易的强烈要求下暂时停工,准备吃过晚饭之后,再连夜赶工,争取在明天中午前让这条‘生命之轮’真正可以肩负起拯救生命的责任来。

这是一个难得的夜晚,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的大雨不但渐渐转小,最后竟然停住了。人们早就开始习惯的狂风也化成了微风阵阵,原来平静下来的淮水也可以这样美丽。

这顿饭就在船上吃,周易王栋、常四海的一票徒子徒孙,加上苏定方和他的十三条鲨鱼,就连瞿乃文、刘跃波也凑了过来,一下子弄了三十多口子,开了几大坛子老白干,这顿饭就红红火火的吃起来了。

常四海的人和十三鲨都是泡制水货的高手,虽然手艺远远比不上周易,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十三鲨是海边来的,做水货的风格较为粗犷,通常是连鱼鳞都不去,甩上一吧盐就算完,可就是火候掌握的好,那带着鱼鳞的水煮鱼蘸了香醋吃,味道比螃蟹都不差多少。

常四海他们手艺就精细些,用的材料多,也更干净一些,这都有常香姑给把着关呢,跟了叔叔师傅学了几天手艺,她的眼光也高了不少,就连明味这个老吃货都佩服的不行。

“酒好鱼也好,当此清风明月、淮水照人,不高歌一曲岂非可惜了?老朽我就献丑了。”

苏定方这个高买的扛把子倒是什么架子都没有,而且还是个喜欢拼酒酒量又不行,喝高了还不用内气逼迫偷奸耍滑的好品性。一喝多了,他就唱歌,唱得还是十八摸;只是与乡间俚词不同,这首十八摸文采斐然,那词儿都是后改的,有点仿佛昆曲的高雅,还有着现代纯文学般的装逼,一根境界靠边儿,婊子也成公关模范的意思。

“师傅,你也唱一段吧,肯定比他唱得好听!”

常香姑手里拿着个蟹鳌,脸蛋儿有些红红的。苏定方的词虽然文雅,可意思她还是能听明白一些的,感觉这个老头儿太不厚道了,就想让师傅压压他的风头。常四海他们倒是听得起劲,车船店脚牙,生来就是江湖人,哪里有什么忌讳?听了常香姑的话,都跟着鼓噪,叫着让周易也来一段儿。

大家其实都挺好奇的,周易目前表现的似乎无所不能,医术也好、厨艺也棒、还是个武术家,还有他不会的么?看到孙女一脸崇拜的样子,常四海都有些吃醋,一心想着找到周易的短板;这倒不是他心眼小,守护了孙女半辈子,总是要跟这个偷走了孙女芳心却还懵然不知的臭小子别别劲的。老男人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