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位置与眼界(第2/3页)

“就是,我跑了这么多年都没见过!”旁边的家伙帮腔道。

“等着,谁让我们正赶上人家有事呢!”那女人头也不抬地回道。

“那明天来不行吗?”

“明天有明天的安排!”

“……”

那几人没话了,只得按下烦躁,继续苦逼。

这个摄制组,来自央视电影频道的《世界电影之旅》栏目,领头的是外景主持人,居文沛。

她的身份很多样,正经的音乐学院毕业,出道是搞作曲的,后来又当主持人,同时拍了不少戏,文笔也好,被戏称为“从跨界到无界。”

本届影展,是栏目组第五次做国际电影节的现场报道,从12日起,每天将送上五分钟的戛纳特辑。

这节目还是不错的,全部素材都在国外实地拍摄,较为深入的介绍各国的电影历史、现状、生产体制和发展趋势等等。

这四个人昨天到的,休整了一晚,今天便颠颠地来采访褚青。可不凑巧,他一天都很忙,从上午推到下午,结果现在还没回来。

也难怪他们不爽,这可是央视哎,有几个明星敢对央视耍大牌?

但褚青真不是故意的,此时,他正坐在放映厅里,看昆汀和艾曼纽吵架。

“Oh!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糟糕的电影!里面的每个人都让我不舒服,还有那个导演,我搞不懂他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瘦瘦小小的艾曼纽·贝阿,此刻就像只狂躁的母狮子,早把仪态抛到了脑后。

对面,则是不急不躁的昆汀,淡定且嘲讽:“可能你在法兰西的熏香里呆太久了,不太适应现在的电影形式。我跟你恰恰相反,我为这部作品深深着迷。”

“着迷?”

对方的态度让她愈发讨厌,大声道:“你居然会为了一部讲述乱伦的电影着迷?一个男人爱上了自己的姐姐,一个男人爱上了自己的女儿!Oh!还有活吃章鱼的那场戏,我看不出它的价值在哪里,简直恶心透顶!”

“呵,我不得不提醒你,这位导演只是用了一些后现代手法,让它变得有些犀利而已。”昆汀笑道。

“No,No!后现代宣扬的是反传统,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加低俗!”

“哦,这绝对是你的个人偏见,你刚才的那番解读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后现代句子。”

“……”

两人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其他人稳稳当当地坐着,劲劲儿的看热闹。因为到目前为止,对话始终保持在电影范畴内,没涉及到什么侮辱性言辞。

至于他们争论的焦点,正是刚刚放映完的另一部韩国片,《老男孩》。

与之前的心平气和不同,这部片子引起了评审团的直接对立,各自以昆汀和艾曼纽为首。蒂尔达则是支持的一方,她这种屌爆的先锋女人,心里承受度不在话下。

“嘿,你在想什么?”

她和褚青仍然坐在第三排,见他一脸的神游天外,不由问道。

“呃,没想什么。”

那货直了直身子,随口应道。

“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她又问。

“好电影,但我不喜欢。”他实话实说。

“……”

蒂尔达瞥了他一眼,带着点调笑。

许是互觉同类的缘故,他们俩的私下交流比较多,蒂尔达大概清楚对方的性格,所以也不奇怪。

而褚青靠着椅背,眼睛微阖,不由心中暗叹。

他刚才没想别的,也在想这部片子。拜香港的那段经历所赐,他读了许多电影理论方面的书,早不是那个两眼一抹黑的半文盲。

对于《老男孩》,他首先判断的是影片形式,即属不属于传统类型片。

所谓类型片,就是一种重复、模仿、复制和批量生产的电影形态。它通过成熟的流水线作业,制造出极其类似的作品,仅仅为了赚取更大的票房利润。

最常见的,像犯罪片、灾难片、动作片、恐怖片、喜剧片、爱情片等等。

《老男孩》从题材上,勉强算犯罪片or悬疑片种类,但它的内容和包装,却是典型的Cult片味道。

因为朴赞郁完美呈现了自己独特的影像风格,包括叙事技巧,残酷视觉,和近乎病态的精神内核。从而使得这部电影,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远远脱离了通俗意义上的类型片概念。

这点让褚青最悲哀,他把内地的导演捋了又捋,愣是没人能达到此种水准。那些第五代第六代的咖,要么追求画面,要么拔高思想,要么故弄玄虚,极少能踏踏实实地讲一个好故事。

唯独靠谱的是姜文,但老姜靠的是天才性,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个人电影哲学。

总之,全体扑街。

说实在的,他以前挺瞧不起韩国电影,觉着那是蛮荒之地,老港片才是王道。可如今以评委的身份,相对客观地去审视人家的电影质量,结果很无奈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