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2/3页)

说完,伏城看向老约瑟夫。

老约瑟夫打开采访记录:“副机长蒂姆,在训练时的成绩非常不错。他的所有成绩都是优秀,只有低空风切变项目是良好。他的朋友说,蒂姆本人乐观开朗,经常参加各种公司聚会,朋友很多。他对飞行一直抱有刻苦的学习态度,事故发生前,他在准备麦飞F485的飞行课程,他想更换执飞飞机型号。”

伏城惊讶道:“他的空客A390飞行小时数才1187小时,这就准备更换飞行型号?”

老约瑟夫:“伏,麦飞F485是当下最先进的民航客机。从它问世后,很多飞行员就想飞它。”

苏飞嘀咕道:“你们再夸下去,我感觉RIP又要得意洋洋了。”

然而出乎苏飞所料,虽然自己又被当众夸了一遍,但卓大爷的脸上并没有兴奋的神色。他仿佛没听见一样,对这件事不予置评。

视线在白板上的飞行员资料上停留了许久,卓桓回过身,问:“飞机残骸的情况怎么样了。”

洛文斯立刻道:“调查员还在清理。它被埋在水下四个月了,Patrick,很多地方不免生锈、腐蚀。除此以外,洋流的冲击和海底生物的活动,也让它遍体鳞伤。毫无疑问,我们将大半个飞机捞了上来,但是还有小半部分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卓桓:“黑匣子找到了么?”

会议室里,骤然一片寂静,没有人敢吭声。

卓桓慢慢蹙起眉。

一只手举了起来。

卓桓看向他。

伏城:“这件事我刚刚听到消息。卓老师,黑匣子不在打捞的飞机残骸里。事实上,它很可能随着洋流……失踪了。”

***

一天前。

Lina作为UAAG的行政人员,找上了负责接待遇难者家属的工作人员,接手了对方的工作。

一起空难事故中,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这种在大洋上突然坠毁的飞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劫机。

1996年,一架埃塞俄比亚航空961号班机,在飞往肯尼亚时,突然遭遇劫机。机务人员冷静地与劫匪耐心沟通,可惜的是,无论机组人员怎么劝说“飞机燃料不够飞到他们想去的地方”,三个绑匪都不理解、不相信。

最终,这架飞机因燃料不足,坠毁在印度洋里。

忙了一整天,Lina刚回到酒店,便在酒店大厅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她笑着走上去,给对方一个拥抱:“嗨,洛文斯,你现在不是应该在调查总部么。怎么这么早就回酒店了?”

洛文斯一脸苦笑:“我来,当然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哦?你还有事需要我帮忙?”

“其实在半个月前,当找到美航4012在海里的残骸后,我立刻就下令先搜索黑匣子,让潜水员先把黑匣子打捞上来。但我们找了整整两天,没找到黑匣子!而就在今天下午,我在打捞上来的飞机残骸里找了很久,现在我终于确定了……Lina,这架飞机的黑匣子是真的失踪了。”

Lina愣住:“所以,你的意思是?”

洛文斯恳求道:“你去帮我把这件事告诉Patrick吧。半个月前,当我意识到黑匣子可能失踪后,我就发现了,这或许是一起极其棘手的案子,是个大麻烦,所以我才找上了Patrick。倘若这起事故是单纯的机械原因、气象原因什么的,没有黑匣子还有可能找到真相。但若是和人为因素有关……那没有黑匣子,真的难如登天,甚至会是个悬案。哦我的上帝,Patrick一定会很生气,我可不想看到他的臭脸色,你和他关系最好了,你帮我说说吧。”

想到这,洛文斯就头皮发麻:“这件事其实应该事先告诉Patrick,但我觉得要是说了,他或许就不会接这个大麻烦,结果一瞒,就给瞒到了现在……”

黑匣子,对一起空难事故,是最为重要的关键。如同刑事案件里的受害者尸体,实验研究中的样品标本。世界上绝大多数没有找到真相的空难,几乎都是因为没找到黑匣子,或黑匣子损坏。

“你应该一开始就说的,不应该瞒到现在。”Lina皱着细眉,她思索片刻,悠然笑了:“其实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你们总觉得Reid脾气不好,他真的很温柔。或许其他事瞒着他,他会生气。但这是空难,他绝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当然了我会帮你和他说明这件事的,但是不是由我去。”

“嗯?不是由你去,那是由谁去?”

Lina神秘一笑:“有个更好的人选。”

入夜,伏城刚回到酒店房间。忽然,他的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只见穿着长裙的金发女郎站在门外,朝他微微一笑:“嗨,伏。”

伏城:“Lina,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Lina柔笑道:“因为我是Lina。有空吗,想请你喝杯咖啡,顺便……请你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