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涨点俸禄真不容易(第2/3页)

这一点在明末的历史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关外开支增加,就要征用物资,结果北方物价飞涨,粮食甚至超过了二两一石,老百姓破产加剧,由外患发展成了内忧,最终无法收拾。

柳淳在一条鞭法之外,配属了一个官方收购粮食的体系。

由于这套体系是由官方负责,因此就有最低价格保障。

老百姓觉得商人开价合算,就卖给商人。商人开价不合适,就交给官府托底儿,这样一来,能最大限度避免谷贱伤农。

老百姓拿到卖粮的钱,就能去朝廷纳税,也就解决了货币不足的问题。

朝廷统一征收货币,方便简单,能防止原来征税的弊端。

另外呢,由于各地官仓的存在,朝廷需要物资的时候,并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而是可以通过官仓系统,进行调节。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物资充裕,又能防止市场价格过分波动,对朝廷的不利影响。

内阁的几位越是分析,就越觉得高明。

难道这一套方案就没有弊端吗?

也有!

黄淮就道:“征税的确方便了,可各地的仓场府库,要增加许多官吏,又要增设皇家银行的分行,还要建立储粮仓库,这些都是开支,而且还不在少数。照顾了百姓,就要朝廷承受负担……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黄淮说到这里,突然老脸红了,因为他发觉在这个方案之中,柳淳代表的锦衣卫照顾了百姓。而他们这些文官,平日喊着为民请命的口号。

到了关键时刻,他们为百姓想的还不如锦衣卫多。

真是让人惭愧啊!

同样有这个抱怨的还包括朱棣,难不成他又要吃亏了?

不过就算吃亏,他也认了。

“该花的钱,朕是不会小气的!”朱棣豪迈道。

柳淳含笑,“陛下,您再品品,看看朝廷会不会吃亏?”

朱棣紧皱眉头,难道不吃亏吗?那钱从哪里出呢?

朱老四仔仔细细,前前后后,他突然发现一个环节是柳淳一笔带过的,那就是皇家银行。仓库收购粮食的钱是来自皇家银行的。

“柳淳,你的意思不会是让朕增发货币吧?”

柳淳笑道:“不是增发,而是提供适当的货币,活络民间交易。陛下,如今经历均田之后,民间已经有了一些储蓄,市场越来越繁荣,如果仅仅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阶段,对朝廷毫无帮助。但若是能把货币交易推行下去,广阔的农村就能消耗掉海量的货币,而这些货币可是凭空冒出来的,说白了,就是陛下赚的!”

朱棣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眼睛也红了。

不用柳淳说,他都知道这里面有多少赚头儿!绝对是一个难以估量的数字……“柳淳,老百姓能接受吗?”朱棣的声音颤抖,心潮澎湃,已经到了极点。就好比一个超级巨大的堰塞湖,只剩下最后一块石头挡着了。

行,还是不行呢?

“陛下,这就是臣提议增设仓场,保底收购粮食的用意所在!”

轰!

朱棣只觉得一颗惊雷炸响,再也没有迟疑。

通了,全都通了!

老百姓不会无缘无故接受纸币的,不管朝廷怎么宣传,都会有一大部分人不愿意要。

可若是把纸币跟纳税联系起来,通过采购粮食,把纸币发行出去,再通过收税,让纸币回流。

这个过程不经意间,就树立起纸币的权威。

这可不是宝钞那种凭着朝廷命令推行的,而是依靠公平买卖建立起来的,老百姓当然会接受,而且还乐于接受。

“陛下,根据臣的估算,我们每年都能增发两成以上的纸币,这笔钱就是朝廷额外的收入了。”

朱棣猛地吸了口气,老脸涨得通红,当真是高兴坏了。

“妙计,果然是妙啊!”朱棣兴奋地搓着手,“柳淳,你又帮了朕这么大的忙,都不知道怎么赏赐你了,要不朕把朱权宰了,然后将大宁作为你的封地怎么样?”

柳淳一听就黑了脸,朱老四你是成心恶心我是不是?

“陛下,臣不要赏赐,如果陛下愿意,就给臣加点俸禄。”

“俸禄?你要多少?”

柳淳伸出一根手指。

朱棣大惊,“你要十万?还是一百万?”

虽然相比贡献,这点钱不算什么,但是朱棣也挺肉疼的。

“臣不要那么多,臣只要一百贯。”

朱棣一听,松了口气,“哈哈哈,柳淳,你太客气了,其实一千贯也是可以的。”

柳淳摇头,“不成的,一千贯陛下就支付不起了。”

朱棣不爱听了,“你什么意思,难道你眼里,朕就是个穷鬼吗?”

柳淳轻笑,“那好啊,陛下给每一位官员增加一千贯俸禄,我大明数万官员,陛下出得起吗?”

“咳咳!”朱棣差点呛到,他圆睁二目,死死盯着柳淳,“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帮混账东西,朕杀还杀不过来呢!怎么会给他们涨俸禄,简直痴心妄想!不行!坚决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