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考虑用二维

尽管这次0111所的重四方案经过对尾翼的重新设计之后,杨辉已经对这款飞机有了全新的感觉,或者说是有了新的认识。

也是忍住没有插上一句话,就这样看着这些0111所的骨干设计师对这次重四尾翼的新设计展开着激烈的讨论,特别是这尾翼改进之后虽然还是四翼面的气动舵面布局,咋一听起来好像是并不太复杂,但是杨辉作为项目设计的骨干,也没有人敢轻视这尾翼设计的难度。

大老远从长安那边新成立航电公司赶回贵羊参加会议的厉云一直皱着眉头,他不知道这次新提出的X型尾翼设计对项目的其它设计部门有没有带来一些特殊要求。

反正他只知道这次对他本人将要负责设计的电传飞控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挑战,这共计四个翼面全都是可动设计,而且还都是有一些倾斜角度,因而这些翼面所要起到的作用也都是相当复杂,涉及到的翼面动作配合确实也很不简单。

“这次的新气动方案出来之后,倒是给你们隐身设计部门和气动部门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你们这何况又不是把问题一股脑地塞到了我这飞控设计部门来,X型尾翼设计,这在控制上很有挑战啊!”

其实真要说起来,光是这全动垂尾的飞控设计就已经是一个大难题了,不过这也还不是不能接受,咬咬牙也能够挺过去,之前的全动外倾垂尾就算配合上全动平尾设计也都不是什么事,大不了就是变成类T-50尾部的设计就行了,飞控上也能够比较轻松。

现在新改进之后的气动设计难就难在全动平尾它要下倾,这时候就不仅需要起到配平的作用,同时还需要保证稳定飞行航向,而这也是电传飞控编写的又一个难点,而这次偏偏是全动下倾平尾和全动外倾垂尾搅合到了一起,这就需要好好地研究研究……

作为总设计师,孙惠中清楚地知道这次新方案对飞控要求的极端,也硬着头皮安慰着:“现在我们这不也是没有办法了嘛!为了优化气动外形设计,保证四代重歼的隐身性能足够地优秀,可以达到F-22同一个级别,甚至是更强一些,那我们是绝对不能要腹鳍。”

坚定不移地表达了对腹鳍这一毒瘤的增恨之后,孙总师还是觉得也不能够对飞控这边要求的太过,又想到之前拜访于总师的时候所商量出来的方案,综合抉择之后,终于又下定了一个决心。

“但若是实在对这次的飞控设计很难有足够的把握,我们也可以考虑把方案中的三维矢量喷管改为类似F-22那种二维矢量喷管,这样一来至少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上能够减少很多的难题,并且二维矢量的发动机对飞机尾部的姿态控制也能够要求小一些。”

将三维矢量尾喷管改为二维矢量,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才由设计队伍提出的新想法,主要也是考虑到了四代重歼对隐身能力的高追求,使用类似F-22的二维矢量喷管当然又比使用三维矢量喷管拥有更好的隐身性能。

至于那些说三维矢量喷管使用锯齿形设计之后,同样也有可能实现不错的隐身效果,其实这话也没有错误,只不过真正的问题却是:虽然三维锯齿矢量能够隐身,但是这隐身能力完全没法和二维矢量相比。

为了获得更加优秀的后向隐身能力,同样也是为了能够稍微简化一下这次0111所的四代重歼尾部姿态控制协调难度,减轻飞控编写的难度,保证降低研制中的风险,在综合权衡利弊之后,使用二维矢量确实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至于说这样会不会有损战机的机动性,这一点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也不好轻易地说谁对谁错。

这时候最困难的问题反而不再是技术上能否搞定二维矢量的事,要知道虽然中航西南在二维矢量战斗机发动机领域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是由于之前也同样立项了大飞翼隐形机的预研,因此作为配套大飞翼隐身机的预研项目,二维矢量倒也不能说是没有研究。

这就是预研的威力,它虽然不能让你直接拿到成熟的技术,但是有了预研这个阶段之后,你只要某一个项目有需要,那么就能够直接把预研的技术拉出来大量投资就行,这样一来在技术的研制难度、进度上都能有效地控制,以做到降低技术风险。

整个会议从一开始之后,中途就没有再停止过,杨辉对于这次新的0111所四代重歼方案自然是更加地好奇了,就现在这种情况下搞出来的方案,也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局,又或许是611那边更胜一筹也有可能,毕竟根据上一位面的歼20设计思路来看,那也是相当有竞争力的重四方案。

杨辉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不管是611所还是0111所的设计方案,这两款四代重歼都是非常吃飞控设计,到时候不管是两个方案谁最终胜出,恐怕都必须要把中航西南在战斗机电传飞控领域的所有资源集中起来,一场大协作的攻坚战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