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富特也来了

风雨控股集团不要一名员工,这个条件,同用之前根本就没想过。马尔福之前准备了不少谈判的事项,此时全部被打乱了。

回到公司,马尔福将这件事跟董事会汇报了,拉尔夫态度强硬,这条不答应,其他的谈都不谈。

同用现在最麻烦的,就是这些人员的薪资问题。九八年的时候,同用的员工来了一次大罢工,七八万人联合起来,整个底特律都受到严重影响。

而这一次罢工,也让同用汽车损失了超过二十二亿美元。最终同用的管理层选择妥协,重新跟员工签订了新的劳资协议,让他们的员工平均薪酬,再一次上涨。

丰田等车企在美国雇工的平均时薪在二十五美元左右,同用超过了七十美元。汽车本身对劳动力、资金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这一下,就让同用的生产成本高出了不少。

而且同用的员工不到十五万,但是退休人员却超过了三十万,而他们要支付的医保等费用的人数算上职工家属,超过了一百万!

每年光是医保的费用,就让同用的资金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其他福利待遇还不能减少了。

同用想过减少人工成本,将工厂搬到巴西、墨西哥,最好是亚洲。但是马上工人就来了一次大罢工,让他们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同用汽车还有一点让当初看资料的冯宇觉得非常好笑,那就是同用的员工子女,可优先进入同用汽车工作,这点看起来,就像是华夏当初的国企接班制度一样。

华夏都废除了这条制度,因为这会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还要增加企业的成本。退休人员会越来越多,这会极大地增加企业的负担。

基本上同用每下线一辆汽车,就要支付约四千美元的医疗、养老和工会支出。这种高昂的成本,冯宇是绝对不愿意承担的。

甚至冯宇可以断言,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愿意承担这种成本。一辆汽车的利润才多少,这简直太高了,超出了其他车企的一倍以上。

想想哈尔滨机械制造集团旗下的小精灵,便宜的售价不到三千美元,是售价,利润才能有多少?

难道生产一辆车一毛钱不赚,还要搭上一两千美元,就为了打入美国市场?那就不是扩张,而是作死了。

其实同用现在这个困境,跟冯宇也有一定的关系。首先他们在上海的合资车厂,比前世占股更少,但是投入却不少。

其次同用汽车一直以来就是做大排量,强动力的汽车,而在美国攻击华夏污染环境的时候,冯宇让人在美国这边也做出了反击。

其中就指出,拥有全世界百分之五人口的美国,却拥有全世界百分之三十的汽车,其中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量,占据全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五,而通用汽车在这里面,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

美国政府那边也作出了响应,倡导大家驾驶小排量的汽车,这就让通用这个专注于大排量汽车的车企抓瞎了。

而事实上去年油价再次上涨后,全世界已经进入了高油价时代,一般的家庭更倾向于小型、高能效的汽车,传统的大排量美式汽车,正在逐渐失去市场,不只是同用汽车,包括了富特汽车也是一样。

反而这段时间,日本的丰田和本田销量节节攀升,因为他们在北美主要推广的就是高能效的小型汽车,这也是日本汽车做的最突出的地方。

冯宇记得前世到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更是通过了一些法案,确定了一个节能减排标准,逐年提高标准,强制让汽车的排量降低。

事实上现在奥巴马已经在宣布竞选这一届的总统了,而冯宇也让拉尔夫去做了一些支持。现在这么做,算是雪中送炭了。

同用落入现如今的境地,跟美国的政府策略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美国工人薪酬高,福利待遇等超高,这都与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迎来国人喜闻乐见的一件事,那就是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破产了!

城市破产,这在当时可是一个新名词啊。再到后来美国政府宣布破产的时候,国人已经不那么惊讶了。

同用汽车的多品牌经营策略,冯宇早就对此进行过预言,这会让同用的品牌没有重心,且无法有效的联合起来,最终就是核心品牌也被削弱。

更何况同用汽车竟然还想做飞机,收购了什么飞机公司,飞行器公司等等,这让公司的核心业务发生了偏移。

你说同用不知道多品牌联合吗?他们当然知道,并且也做出了尝试,但是这个尝试,在冯宇看来非常的可笑。

同用旗下有零配件公司,发动机公司等等,同用汽车为了所谓的联合和降低成本,他们让多品牌产品使用一样的生产平台和零配件,高档车和中低档车都一样的零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