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旅游经济(第2/3页)

倒是镇长肖懋强,对李南讲的话十分地感兴趣。

他是从县农业局下来担任镇长的,虽然到仙女镇任职时间不到一年时间,但是通过自信的研究思考,他认为要想靠农业或者工业来带动仙女镇的经济,几乎适合不太可能的,倒是这个旅游资源,值得好好地打造,是仙女镇得天独厚的一个资源,只要善加利用,一定带来仙女镇的经济繁荣。

只可惜,对于仙女镇来说,肖懋强就是一个外来户,虽然经过一番打拼,他还是赢得了一些人的支持,但是掌握仙女镇大局的还是杨康林,镇里面的大政方针,基本上都要按照杨康林的意图来,因此肖懋强虽然有好的想法,但是却无法得到落实。

另外一方面,打造仙女镇综合旅游经济,如果仅仅是靠仙女镇自身的努力,也远远不够,必须要县里面出面来牵头做这个事情。

“或许,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既然李南有意打造仙女镇,那么我的那些想法,就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且我还可以借机摆脱被杨康林控制的不利局面。”肖懋强心中暗想着,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兴奋。

他的这丝兴奋落到杨康林的眼中,杨康林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这家伙以为李南有这样的想法,那他就可以翻身了吗,想得倒是挺美好的。

“希望仙女镇班子团结一心,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仙女镇发展大计,要善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当然,县政府,也会将仙女镇旅游经济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打造,这次我请招商局袁局长前来,希望以后镇政府和招商局多沟通,寻找突破方向。”

李南讲完话以后,就在镇长肖懋强的陪同下,亲自领略仙女镇的美丽风光。

本来镇委书记杨康林也是要陪同的,不过李南表示自己只是随意走一走,不需要那么多人陪着,让杨康林自己去忙自己的事情。

李南虽然脸上一贯带着温和的笑容,但是说起话来,却是斩金截铁的,杨康林坚持了一下,见李南态度坚决,也不敢在坚持。

走在镇街的石板路上,李南听肖懋强详细地介绍着仙女镇的情况。

这里的佛教文化也很兴盛,佛像雕塑林立,长年香火缭绕,古刹钟声回荡古镇,还有那“仙女峪”,曾有“瑶池”之称,内有摩崖石刻,石窟观音、月亮井等名胜古迹。建筑精美的南华宫、雄秀的天后宫、宏阔雄伟的请连珠寺以及富丽堂皇的王家祠等古建筑,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南古建筑精品,红墙黛瓦、众鳌高翅、雕梁画栋、木雕飞禽走兽、花草虫鱼,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李南感觉到,自己似乎走在古代的街道上,感受着古代的人文气息,幽思怀古。

“李县长,前面便是王家祠堂,是清代盐商王氏家族集体活动的地方。王家当时是仙女镇第一大户,镇上有一半的人是他家的佃户、帮工。”肖懋强指着前面一处古建筑向李南介绍道。

李南点点头,道:“那我们过去看看,参观一下这昔日的仙女镇首富家是什么样子的。”

一进大门,便是一个大院子,院子里面有两棵大树,直径有一米,枝繁叶茂,树皮上皲裂的痕迹,似乎向前来参观的人展示着其悠久的历史。正对着院子的是一个过厅,穿过过厅,便有一个小天井,据肖懋强介绍,这里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一到春夏季节,这里繁花似锦,花香扑鼻。

再往里走,登上几步石梯,又有一个大一点的过厅。再往里走,是一个大天井,天井中不仅栽植着一旁观赏树,四周房屋高墙翘檐,正堂位置更高,显得十分威严肃穆。

李南站在天井中央,仰着头看着前面的正堂,回想着当时王家家主坐在这正堂里面,手中端着茶碗,目光从天井一角看出去,正好可以看到前面大院子里的苍天古树,低头则可以看到天井里的观赏树,闻到淡淡的花香,有什么事情吩咐一声,一旁伺候的管家下人便恭声闻讯,然后躬着腰身去执行。

可是,如今的王家大院,已经不复过去那种富贵繁华,王家的人据说也都离开了仙女镇,到其他地方去发展,甚至还要到海外去的,留在这里的,就是一座孤零零的院子,如果不是镇政府时不时地派人来打扫管理一下,这个院子只怕更加地衰败。

“这样的院子,记载了王家兴衰,也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我们必须要好好保护。”李南道,“我刚才看了一下,一些墙上,有被人为损坏的迹象,这说明我们的管理还不善。这里面必须要专门拿出一笔钱来,针对这些无人管理的古迹,进行专门看管、保护,这是宝贵的财富,不能弃之敝屣。”

肖懋强点头道:“李县长,对于这种情况,我之前也注意到了,也进行过思考,仙女镇像这样的古建筑、庙宇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荒废着,得不到良好的管理,时间长了,就会更加衰败、损害,我们必须要加强管理,只不过,镇里面的经济能力有限,甚至是入不敷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