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潜移默化

李小强和张志东来到“棋童杯”的比赛大厅。今天的比赛已经结束,一帮孩子在里面打闹。罗神猪他们看到李小强过来,纷纷围了上来。最活跃的刘二开口道:

“老大过来了,走走,我们比赛去……”

“哈哈,刘二你今天肯定输棋了吧,输了棋就想找我出气?走就走,你以为你真的比得过我?哼哼,我告诉你,那天我是正好头疼,才让你侥幸赢了一次。今天你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刘二说的比赛,就是去年开始就保留下来的传统。

“死活题计时比赛”。

去年的时候,李小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下场比赛的。这样做当然是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光环。给自己弄了一点神秘主义。到了今年,李小强是主动找其他棋童玩这样的游戏。

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消除一点自己身上的神秘主义光环。

李小强刚从日本回来的时候,第1次跑到这边来。看到其他人看自己的表情。那种感觉……啧啧,反正李小强不是很喜欢。

有一次李小强学人家教练们的样子在赛场到处巡场。巡视到年龄还小的丁伟身边。丁伟紧张得不知道怎么称呼李小强好,脱口而出:

“李老师……”

没有谁不别扭。李小强别扭,教练们也别扭,棋童们更是别扭。到了这个时候,李小强就要想办法“降低辈分”了。这个“辈分”是由围棋水平上的差距带来的,那自然只能用围棋的办法来解决。

要消除隔阂,拉平“辈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死活题比赛。

李小强玩了几次死活题游戏后,隔阂果然消除了很多。棋童们果然开始和李小强“平辈相交”了。

“哈哈,李小强虽然是大高手,虽然是李老师。原来也有不如我的地方啊,原来我也很厉害啊……”

李小强在做死活题比赛的时候还真的没有放水,他的速度还真的比不了这些真正的孩子。

要说李小强通过近2年的死活题训练。做题的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当他拿到一个难度不大的死活题,还是习惯性的先去分析这个题目的规律性。等他在脑袋里转上几个弯的时候,有的人已经把题目解出来了。比赛用时虽然差不了多少,不过李小强总是要慢半拍。

开始还有人认为李小强在放水,后来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他真的不是在放水,比速度还真的不如其他的孩子。比10次倒有8次会输,赢的那两次,那也是因为其他孩子一开始就想岔了。别人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才让李小强偶尔赢一两次。

“嗯,小强这孩子的围棋水平虽然高,不过他的思维反应速度好像也就一般。”

这是大多数教练们的认识。孩子们不一样,他们的认识更直接。例如刘二,反正他输了棋后,就喜欢找李小强比赛。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在李小强身上找回平衡。

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想在李小强身上找平衡。李小强差不多有成为出气筒的趋势。自然而然的,李小强在这里大受欢迎。

出气筒当多了,李小强也想改变一下现状。没有人愿意总当出气筒。李小强今天终于逮住了这个机会:

“哈哈,我说刘二。你现在相信了吧。前天就是因为我头疼,不然我怎么可能输给你,只要我不头疼,你就肯定不是对手……”

这个时候,罗神猪嘻嘻哈哈的凑了上来:

“老大,那你中午呢?你中午输给人家周大洋也是头疼吗?”

李小强恼羞成怒:

“那当然是头疼,我的头疼下午刚好。不行吗?”

越来越多的棋童凑了上来。李小强最早收的小弟刘青开口:

“对对,我们老大就是头疼,他天天都头疼。他只是偶尔不头疼,正好被刘二赶上了……”

“哈哈哈……”

李小强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归落荒而逃,不过李小强知道,自己身上的神秘主义光环也慢慢的被打破了。普通人还是会觉得自己依然神秘。业内人士不同,他们会更客观,更理性的分析。

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李小强的成长速度当然算一个奇迹。一定会有人去客观分析李小强的成长道路,有心人就会发现,李小强的成长完全和日本围棋理论背道而驰。这样有人就会去分析原因,会去反省。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就会松动。

除了想消除和自己同龄人之间的隔阂,这也是李小强这样做的目的之一。

李小强一直认为,潜移默化要比大声嚷嚷的效果好得多。例如李石佛,你见他什么时候说过大话?好像没有吧。不仅没有大话,他的豪言壮语都很少。

印象中,李石佛的“大话”只有那么两次。

一次是96年和马小飞的“东洋证劵杯”决赛。那个时候马小飞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那个时候马小飞已经超越了他的前辈,六超和聂旋风曹燕子他们都已经不是他的对手。这个时候,马小飞碰到了李石佛,碰到了一个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