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千字文(第2/2页)

几年之前他就知道黄一凡天纵奇才,不在他之下。

不过当时虽然这么认为,但也认为黄一凡与自己水平差不多,只不过大家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或者,哪怕孔书俊认为黄一凡比他厉害,但两人的距离也并不明显。

可是,仅仅只是过了几年,当孔书俊再看黄一凡时,他却不由得生起了一丝仰望。

的确是仰望。

孔书俊知道,此时的黄一凡却是撤底的拉开了与自己的距离。

不过,孔书俊一点儿也没有嫉妒,更没有不高兴,反而孔书俊却是露出了无比期待的笑容:他相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年,不,10年之后,黄一凡必将成为诸子先师中的一位。

只是,孔书俊又哪里知道,黄一凡又哪里需要10年呢?

此时的黄一凡,在写完百家姓之后,再一次写起了另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同样是只有1000字。

说起这部作品的出现,还有一个很不错的故事。当时梁武帝时期,天下太平,梁武帝便很希望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人们能多读一些书。只是当时并没有一本适合启蒙的作品,所以当时认识字的也少。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字,梁武帝便令一位文学侍卫从晋代书法名家手迹中拓下了1000字,每一个字一张纸,然后一字一字的教学。

可是这样的教学太过于杂乱,幼儿少年的学习效果非常差。梁武帝就寻思,如果将这1000个杂乱无章的字组合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了自己非常信赖的文学大家“周兴嗣”讲了自己的想法,周兴嗣接到任务回到家,苦思冥想了一夜,一夜白发,但终于将这1000字组成了一篇内涵无比丰富的四言韵书。而这一部四言韵书,便叫做《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