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精彩的学术争论(第2/2页)

“我认为黄一凡老师你的观点也有道理,楚辞或许也有格律,只不过因为失传,我们并没有掌握罢了。但是,也正因为楚辞已然失传,单纯的去研究楚辞句式上的格律,我认为这是舍本逐末,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如果黄一凡老师就是如此坚信楚辞有格律,那么,我想请问,楚辞的格律是什么?五六还是六言,押韵还是不押韵,与平仄是否有关系……你不会说,楚辞的格律就是你之前发明出来的兮体诗吧。”

辩解到这里,程礼也收回了轻视黄一凡的目光,心里却是暗暗说道:“这小家伙也算是厉害,对于楚辞的研究也许并不在自己之下,不过,到底还是傲了些,太没将他们这一些权威放在眼里。你以为,我们这一些楚辞学的专家就是那些网上传言的‘砖’家吗?”

“咦,程礼教授,您怎么知道我所说的格律就是与‘兮’体格式有关。”

黄一凡小小的有些惊讶地回道。

这倒是让程礼有些哭笑不得:“兮体诗就是楚辞的格律,你确定?”

如果兮体就是楚辞最为重要的格律,那岂不是说他之前写的楚辞还真是货真价实的楚辞。

如此一来,那么,哪怕我们知道黄一凡此前写的三首诗是现代人写的,从根本上已经不能算是楚辞,但是,因为他的重要发现,因为黄一凡考据出了楚辞最为核心的“格律”问题,将楚辞学的研究彻底的更进一步,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哪怕你不想承认你也得承认。

因为那个时候已不是承不承认的问题。

不管你承不承认,只要被黄一凡证实兮体诗是楚辞的格律,他便是楚辞学的最高权威。

就像他们可以搬出四大标准一样,哪怕你想要否认,你都不一定有没有这个资格。

“确定。”

黄一凡无比确定地说道。

可以说,楚辞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加入了“兮”字。

没有兮字,他就是不完整的楚辞。

没有兮字,在人们的映像当中,他甚至就不是楚辞。

只是,黄一凡虽然确定,但仍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这个世界的楚辞已然失传,他又如何向所有人证明楚辞当中引用‘兮’字就是楚辞最为重要的格律?”

与此同时,程礼也是如此向黄一凡提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