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散文大战(第2/2页)

“好吧,沈先生,我不说了,沈先生,您好好考虑吧。不过,沈先生。我相信,就算您不站出来。关于秋水的那一句形散神聚一说,恐怕全华国的散文名家,包括其他的一些学术研究者,他们也都会站出来。您愿不愿意出手,就看你自己想了。”

……

一篇“天下熙熙”,谁也不知道,就在此时,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散文大战。

全华国无数的知名作家,散文名家,文学评论者,学术名人……先后都参与了此次大战。

表现最为快速的,还是光辉日报。

在青年文艺刊登了秋水所著的《天下熙熙》一文之后,光辉日报在第二天,便摘录了魔都大学教授“陶元白”写的文章进行反击。

陶元白在他的《散文创作的昨日与明白》一文当中,旗帜鲜明的对“形散神聚”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陶元白写道,形散神聚最多只能是秋水单方面对于散文的理解,而不能成为全国大众对于散文的理解,更不可能是散文的真正精髓。如果按其所说,散文就应该形散神聚,散文就应该在写的时候标明一个主题,写一个中心思想。那么,散文还是散文吗?

陶元白认为,散文之所以是散文,就因为他代表的是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代表的是复杂多样的主旨内容。散文可以有一个主题,但散文同样可以没有主题。单方面的将散文认为是形散神不散,这种思想太过于封闭,完全不符合当下散文发展浪潮。

并且,陶元白最后表示,秋水所提的形散神聚是昨日的散文,他是一种落后的思想,甚至是落后的散文,他永远代表不了当今的散文,更代表不了明日的散文。

华国散文大战,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