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庄子:齐物论(第2/2页)

己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告诉我们,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学会了,自认为无所不知,那就大错特错了。

就像现在,那些攻击我的朋友,自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自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为聪明。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有限,推理能力有限,验证知识的能力也有限。然后用着他们不全面或者错误的认识,错误的推理过程,最后便推导出了他与我所不同的立场。

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思考一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笔者的观点是否有可取之处呢?

青少年报攻击自己的十篇文章,黄一凡全部看了。

只是可惜,或许是成年人的思维,这一些文章,黄一凡怎么感觉战斗力太弱。

当场直接开头,一句《庄子》哲学“齐物论”的引用,便将所有的批评与攻击,全部拆毁。

不过,这并没有结束。

虽然黄一凡此前并没有就“填鸭式教育”讨论的想法,但既然填鸭式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黄一凡也不仿继续在这一块讨论一下。

黄一凡继续写道,所谓的填鸭式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最为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考试。这就决定了华国的教育模式变成了考试考什么,老师们就教什么。最终,这也决定着,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就是他能不能考高分。但是,考高分的就有能力吗?看看水木,燕大或者是华国近几十年来的高考状元,他们都在做什么?好吧,他们有大部分人成为了教师。教育成为了一个死循环,这一些高考状元们继续在教别人怎么考高分,这算不算是一种高分低能。

对于应试教育,其实黄一凡并没有什么感慨。

前世他也是应试教育的学生,虽然对于这种考试考什么,老师教什么的教育模式不敢苟同,但也没有发现一种比他更为适用的教育模式。但现在他可不管这么多,他可不是老师,更不是教育专业的专家,他没有义务去制定一个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他只要批评就好了。

就像,他写的文章被人批评一样,难道,这些人会在批评之后再来安慰黄一凡吗?

洋洋甩甩,黄一凡写了一千多字的回击,交给孙在安。

孙在安这时哪也没去,他就在电脑前一直在等。

他也很想看看,黄一凡将会怎么样给这一个话题添一把火。

一个小时没到,孙在安收到了黄一凡写的稿件。

打开一看,仅仅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孙在安再一次被黄一凡给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