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倒掉的苹果(第2/3页)

曾经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二狗的语文老师是眼含热泪的讲完了这个故事,他用他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表达了对周总理决定的支持。不足十岁的二狗当时十分不解:这不是傻逼行为吗?周总理那么成熟稳重的一个人怎么做出如此决断?

时至今日,二狗终于明白了,且不论周总理这决定的对与错,周总理其实想表达的东西是:尊严与勇气。这些东西,是多少苹果都换不来的。

即便周总理当时的决定是傻逼的,但是肯定更是男人的。

赵红兵虽然和周总理差距忒大,但在这样的事情上,二者选择了殊途同归的做法。

但,赵红兵显然比周总理更有优势。赵红兵当时绝对有实力可以和吴老板拼一把,究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但在周总理时期的中国,实力与苏联相差却较为悬殊。

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赵红兵不是对所有人都是仁义大哥,更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吴老板对赵红兵忒不了解了,被赵红兵看似和和气气的表象给迷惑了。

吴老板,需要付出代价。

半小时后,丁晓虎真的带人去刨了地面。赵红兵的人,谁敢拦?吴老板在省城再怎么有实力,但在我市他终究是个外地人。

第二天一早,吴老板就又联系了个做防水防漏的小建筑队。

“这活儿,你们接不?”

“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赵红兵开始做的这个工程,我们出现了点误会……”

“啊?!赵红兵?吴老板,最近我们活儿也很多,这个活儿,我们接不了。以后有什么其它的工程,我们再联系吧。”

“……”吴老板无语

“对不起啊吴老板,我有事儿先走了”

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接下了赵红兵刨烂的地面,是个什么样的后果。

吴老板发现了这个问题,第三天又请来了个小建筑队。

“我和你们西郊的一个小建筑队,闹了点不愉快,你看,这活儿你能接吗?”吴老板聪明了,不提赵红兵了。

“没问题啊!”

旋即,双方谈妥了价格和交工时间。

几个小时后,小建筑队的工头就接到个电话,同行打来的。

“你知道这个活儿怎么弄成这个样子的吗?”

“不知道啊!”

“这地是被赵红兵刨的!!”

“啊!”

“你想钱想疯了?你还要命不?”

“我不知道啊”

“现在知道了吧!”

“恩……”

随后,这个小建筑队的包工头给吴老板去了电话。

“这活儿,我不接了”

“为什么?”

“你不是说说西郊的小建筑队吗?我听说是赵红兵,是他吗?”

“……是”吴老板知道瞒不住。

“你去全市打听打听去,赵红兵刨的地,谁敢接?有人敢的话你告诉我。”

“……那你不做了?”

“做不了,这活儿做不了,吴老板你和赵红兵做生意这么久,你难道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

第四天、第五天,吴老板又找了几个建筑队,结果都是一样的,根本就没人敢接。

吴老板后悔了。

吴老板心急如焚。

赵红兵那点工程款是小,整个小区的工程不能如期交工是大。吴老板,终于为他的“精明”付出了代价。

据说,在赵红兵把地刨了约一个礼拜过后,这个工程的防水防漏工程才开始进行,施工队人生吴老板从省城糊弄来的一个小建筑队。

没办法,在我市,没有人敢接。

开工的当晚,由于一些小“摩擦”,工地的工棚遭遇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的伏击,工头和工人都被打。肇事者被抓到了两个。

“为什么去工地打人?”

“那些工人我看着不顺眼,跟我穷得瑟。”

“是不是有人派你们去故意生事的?”

“没有,是那群工人得罪我了。”

“……”

第二天晚上,省城来的建筑队又和本市的一群小混子发生了“摩擦”,多名工人再次被打。

这回,一个人都没抓到。

是个人就该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吴老板,这活儿我不干了,再干下去,我非连命都留在这。”省城来的施工队工头说死也不干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吴老板也怒了。

“赵红兵欺人太甚,一个地癞子敢欺负我老吴?真当我是吃素的!”

吴老板自恃在省城的黑白两道混的都很熟,还真想跟赵红兵拼一把。吴老板是否曾经是过江湖中人二狗不清楚,但此人的行事作风和脾气却是十足的江湖中人。

吴老板给赵红兵打电话,打一次,赵红兵挂一次。吴老板找不到赵红兵,在98年代时候,手机又普遍没有中文短信,吴老板只能找人给赵红兵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