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无奈(第2/4页)

下了车,赵红兵还曾和张岳有过一段简短的对话。

“这司机师傅话是多点,不过说的那些东西也挺在理的”赵红兵说。

“恩,看样子,他也挺不容易,一肚子话,就想和别人说,呵呵”

“哪里都有穷人啊!北京也有这么多穷人。”赵红兵很是感叹。

“恩,他不是说他也下岗了吗?他也是下岗没办法生活了开的出租车。”张岳说

“下岗,啥叫下岗?”赵红兵在监狱里呆的时间忒长了,忒OUT了,连下岗这么流行的词汇都不懂。

“就是失业,没工作。”

“哦”赵红兵若有所思。“那咱们俩算下岗吗?”

赵红兵这句话把张岳给问乐了。

“你上过岗吗?是有工作了然后没工作了才叫下岗呢。”

“我怎么没上过岗,我在工商行上过班!还有你,你不也在粮食局上了好几年班吗?”赵红兵说。

“……”

张岳和赵红兵都沉默了,他们都想起,在十年前,他们的确都有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好工作”。但是,都被自己给折腾没了。现在,他们在我市已经成了混子、黑社会的代名词。如果不是斗嘴提起,他们早就忘了他们还曾有过一份“正式工作“。

“咱们都是自己犯了事儿然后不上的,那得怪咱们自己,不能怪别人。现在说的下岗,那是国家的政策。咱们是主动的,他们是被动的。”张岳说。

“咱们比他们幸福”

“对,咱们是比他们幸福,你坐八年牢,我坐四年。咱们俩人人都进去了两次,他们根本比不了。”

“哈哈”

据赵红兵说,刚出狱时他和张岳、沈公子、孙大伟这几个人在北京没心没肺的玩儿了十来天,直到那天,他才想起来,的确得干点正事了。第一,他听见出租车司机评价东北人的话,觉得挺不舒服,凭啥说东北人都是黑社会啊?我赵红兵虽然已经从监狱里几进几出了,但是我赵红兵非干点合法的生意。第二,赵红兵也被这出租车司机的生活窘境震撼了,从小衣食无忧的他多少有点危机意识了。

“沈公子,你说咱们干点儿什么呢?总不能这么干呆吧。钱再多,也有用光那一天。”赵红兵咨询沈公子的意见。

“你觉得你会干什么呢?”沈公子说。

“我的确是啥都不会干。但是我知道干什么可行,而且我能知道应该找什么人来干什么样的事儿”赵红兵说。

的确是这样,赵红兵虽然自己身无长技,但是具备领导最需要具备的素质:眼光独到、统筹能力极强、善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前段时间,有个省城的在咱们那做房地产的老板打电话给我,问我认识不认识做防水防漏的小建筑队,他在四中后面开发了个小区。看样子,他是想把这活儿包出去。我琢磨着,要么咱们把这活儿揽下来吧。他以前总带政府的人来咱们这吃饭,我和他挺熟的。”

“你是让红兵当建筑工人去?”张岳本来就很大的眼睛睁得更大了。每当提起小建筑队,张岳就会想起那些浑身泥泞一身汗臭的建筑工人。

张岳和赵红兵经商的思想有质的不同,张岳认为,自己是社会大哥,社会大哥一定要经营第三产业,比如经营经营夜总会,放放高利贷什么的。已经有了这样的江湖地位再去干那些吃苦力的活儿,容易被社会上的人瞧不起。赵红兵则不一样,其实混到了现在,赵红兵也很在意自己的江湖地位,但他不认为从事第二产业会对他的形象产生什么影响,他认为,只要是能赚钱的活儿,就可以去做,反正又不需要自己动手。

到了今天,2008年,赵红兵搞工程之余又开始玩儿第一产业去了,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当农民。而且还自己亲自动手当农民。“这是乐趣”赵红兵说。

二狗觉得,这或许跟他们二人的出身有关。抛开赵红兵和张岳的父辈不谈,张岳的爷爷是土匪,自己不事劳作,靠打家劫舍活着,而赵红兵的爷爷那是世代赤贫,从闯到了关东就是给地主耪青,就是靠自己的汗水吃饭。

出身不同,理念上多少就会有些差距。

“红兵当然不干活儿,他也就是管理、监督。看到建筑队那些戴红帽子的了没?红兵到时候就是戴红帽子的,管人管工程的,自己不干活儿。”沈公子说。

“就算是紫帽子,我也不戴!”张岳实在是不愿意去搞建筑去。

“那给你绿帽子,你肯定就愿意戴了吧?”沈公子笑嘻嘻的说。

“滚远点”李洋开骂了。

“哈哈,不谈了,张岳不愿意干咱们不勉强。沈公子,等回去咱们联系联系小建筑队,然后再和你认识的那个老板谈谈。反正现在我们闲着也是闲着”赵红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