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身陷囹圄(第6/7页)

“败类,每次的大案要案都是他自己设计好的。”司徒颖看过梁融手机上的新闻后,立刻想到了真相。

“你们看,他现在所在的位置很敏感啊,领导们对他期望很高,只要再破获一两次大案,很可能被升为副局长。”单子凯亮出自己的手机,他也搜索了贾警官的名字,而且跟梁融使用了不同的搜索网站,得到的资料也各不一样。

“看来这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曾洁有些担忧地说。

“你和曾洁都加入不久,如果后悔,现在退出还来得及,他们并不知道你们的底细。”陆钟收起了刚才的笑脸,换上有些严肃的表情:“这个麻烦来得太突然,到现在为止我还完全没有头绪,也没有灵感,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应付。”

“我不走,我对你有信心,对你们全都有信心。”曾洁微笑着,看向大家。

“我也不走,你们是我见过最牛逼的人了,不管将来会怎么样,我都不后悔。”何小宝也立场坚定。

“好,就冲着你们俩说的这话,我就算想破脑袋,也得把这一关给过了。”陆钟一听这话,信心百倍。

“哪用想破脑袋,最多五成功力,准行。”单子凯跟着拍了个马屁。

“才不要五成,三成就行。”梁融拍马不落人后。

“喂,现在才刚刚开始,还什么都没做呢,你们别搞得好像在庆功了好吗?”司徒颖觉得气氛不太对头。

“对对对,咱们还什么都没做呢。先找个地方落脚,然后咱们好好看看那个姓杨的究竟让咱们去偷什么宝贝。”陆钟举起了手里的文件夹,正经事还等着他做呢。

崭新的困境没能给这支队伍带来任何伤害,正相反,大家变得更团结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陆钟觉得自己很幸运,虽然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但谁又没有麻烦呢,只要身边有这么一帮好兄弟,什么都不用担心。

找了家交通方便的酒店落脚,大家开了两个商务套房,关起门来,陆钟打开了那个文件夹,原来杨刚所说的国宝,竟然是张古琴。

古琴在收藏中算比较冷门的,大部分人以各类古董,珠宝,名贵家具和字画为主。但是近几年来,古琴渐渐由冷转热。2003年7月,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成功拍出一张唐代的九霄环佩琴,当时的三百多万创造了世界纪录。从这家九霄环佩开始,中国古琴就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新高,当年十一月,大收藏家王世襄老先生的大圣遗音琴,以八百九十一万的高价成交,给古琴收藏注入一剂强心针。2009年,还是嘉德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中,明代的月露知音琴,以两千一百八十四万的天价再创新高。当年的另一家拍卖公司古琴专场中,另有三张名琴分别以两千多万,一千多万和五百多万的高价成交。

价高就能催生市场繁荣,但是古琴和其他种类藏品不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琴就如文人的剑,非死不能相舍,如果不是知己,如果要把琴拿去送人或者换钱,有辱斯文。数千年来,传承有序又数得上号的名琴,一共也没多少,所以只要是真的,几乎每一张都是精品,极品。

古琴有四看,第一看断纹,什么龟背断,牛毛断,梅花断,蛇腹断,冰纹断等,一般来说,琴不到五百年不会有缎纹,因为常年的风化和演奏时琴弦带来的震动而造成,年代越久的古琴断纹越多。这是鉴定古琴最重要的依据。第二就得看形制了,传世古琴式样繁多,什么仲尼式,蕉叶式,伏羲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等等许多种。三要看铭刻,古琴也和字画一样,有铭刻的款识。琴背和琴腹的款,又有不同。第四就要看名家收藏,如果是王世襄老先生,和吴景略大师这样的人物,那价值自然也低不得。

杨刚买到的古琴,是有名的春雷琴。

说起来,这春雷琴还真有点来头。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这是清末著名琴家——杨宗稷咏唐代雷琴之句。传世古琴,以唐琴最珍贵,堪称神器。唐琴中,又以雷公琴为最。蜀中九雷,以雷威成就最大。而雷威一生所斫之琴中,又以春雷为最。说起来,春雷确实当得上国宝。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收罗天下百工待诏宫中,创作出无数艺术珍品。春雷琴正是宣和内府“万琴堂”中所搜罗的绝顶神品。北宋覆灭之际,金人掳掠宫中文物艺术品整整装了两千多车运往燕京,春雷琴也随之来到燕京,藏于承华殿,题铭“承华殿春雷”,再一次成为明昌御府第一,深得金章宗喜爱。金章宗完颜璟视琴如命,“临终时挟之以殉”,然而在地下仅埋藏了18年,春雷琴就又复出于世,“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被献给草原霸主,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