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专家路线(第3/3页)

“比如说向阳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地工业基础,那么今后可以作为小商品生产基地来建设,多开工厂,建立起一个完整地制造业圈子……”说到这里,我抬头望了望严玉成和老爸一眼,确认他们知道所谓制造业圈子的大致含义。这其实与我上辈子地沿海打工经历有很大的关系。那时节沿海城市工厂林立,从零配件生产到成品组装,基本做到了产业配套。绝大部分原料供应和加工,都能在同一个城市或者相邻的城市解决,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降低了制造成本,竞争力大大提高。

严玉成和老爸都点点头,很是赞同。

“那么宝州市,刚才你们两位应该已经确定了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主要看中的就是宝州市千年古城的名气和相对便利的交通状况,城市人口也比较多,利于发展商贸……再来青安县那边,牛肉很有名,那么可以开展以养殖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其他几个县,像威宁县,宝西县,具体情况我不大清楚,不好说……总之我觉得,要搞好全区的经济建设,关键是要有专家指点……”

“专家指点?”严玉成和老爸一齐说道。

“对啊,哪个地方适合发展什么经济,应该请专家来做详细的调查考察,拿出具体的数据分析,然后因地制宜做出今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发展下去,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有道理,有道理啊……”严玉成大为振奋。

老爸也点头赞同:“确实是这样,我们地方上的干部,多年以来,缺乏交流,没有走出去过,眼光只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思路打不开啊!比如说向阳县的蜜蜂养殖,不就是靠省农科院的专家指点的吗?”

“嘿嘿,说起来,这还是你家里这个‘专家’的首倡!”严玉成笑着点了我一下,又有些感叹。

“我就是弄不明白了,这小子脑子里怎么总有那么多古怪的东西?”我笑道:“这是因为我小,脑袋里没有被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塞满……”汗!

貌似本人提的这些所谓建议,可全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