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海阔鱼跃 第059节 羽翼(2)(第2/2页)

“赵书记你指的是污染问题么?”霍云达一扬眉毛。

“当然。我姓赵的不至于毫无根据的将来我县投资发展的企业拒之门外吧?”赵国栋微微一笑道。

“嗯。我了解过。可能没有赵书记了解的那么透但是也算是略知一二。制革工业不可免的有一些污染。尤其是重金属也就是铬污染的治理据说现在国际上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说是尽可能减小这的影响。但是我以制革工业并没有法律限制。而污染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而这更应该成为拒绝某项产业落户们花林的理由。尤其是我们县现在有这样好的条件。而发展经改善民生以及让农民增收才是我们待解决的问题。”霍云达这番话显然也经过深思熟虑。

“噢。那云达你说说。你觉的如县里允许放开制革工业进入。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赵国栋也知道在这问题自己受到的病不少。都认为他过分夸大了制革行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尤其是现今发展才是主导一切的主流观点下。这就更显格格不入。如果不是畜牧业和屠宰联合加工这几家龙头企业都是自己一手引进发展起。只怕承受的压力还要更大。

但即便是这样。赵国栋也和县里班子成员的看法产生了一些分歧。连罗大海都对赵国的意见不赞同。而韦飚和黄铁臣虽然前期还算是勉强附从了赵国栋的看法。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呼声日高。他们的看法也有一些变化。那就是适当引进一些制革工业来消化生皮资源和县里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制革工业的展就势在必行。

“也琢磨过这个题。污染事关子孙后代大事。若是不闻不问。那肯定不行。但是若是因噎废食。那也不可取。我的可以适当提高进入门槛。另外加强治设施投入的监管。要求企业必须要达到一定治污能力。否则环保部门便要按照法律予以处罚。另外可以划定一个区域作为制革工业的集中发展区。由政府面牵头多家企业联合兴建环保治污设施。这样可以集中对制业产生的废液废水废料进行处理。这样既可以减轻各企业环保投入。又可以有效利用环保治污设施。”

霍的这个建议赵国栋眼睛一亮。实际上他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将环保和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一直没有寻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来。环保投入的巨大是而易见的。如果给企业设置先决条件要求他们环保必须要达到一定标。其结果是要么企业被吓退。要么就是勉强答应下来。但是最终却无兑现落实。使的环保治污成为一句空话。

现在已经进入花林的四家制革企业都在紧密鼓的进行建设。而且几家企业都集中在一起。远离主城区和水源的。按照霍云达的设想完全可以以目前这片区域划出来作为制革工业集中区。集多家企业之力。建设一个规模大功能全设施技术先进的环保项目甚至是环保企业来专门从事污染物处理。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制革企业的污染问题。甚至还可以附带解决其他工业发展带来的环保污染物。

两个人就治污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和争论。然后从环保问题慢慢延伸到目前花林经济产业结构问题。样利用丰富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业。然后再利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产业链。辐射到周边县市。确立起花林肉类食品加工业的中心的位。从而促进制革工业及其附属产业在花林县也逐渐演变成另外一个支柱产业。

一席话下来。赵国栋对霍云达的观感深刻了许多。这个和唐耀文年龄相仿的副县长感觉起来比唐耀文更踏实。和自己的共同语言也不少。在很多问题的观点上也和自己比较接近。除了稍稍急功近利或者说眼界窄了一点外。其他:-件都相当好。而且能更快的融入角色适应工作。对于对方若明若暗的表达的意图赵国栋也是心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