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大道有常(第2/3页)

但是这其中,单单就除去了诸位天尊!

“听起来很难理解。”

太冥天尊的对面,太昭天尊端坐,询问道:“可否说的更清晰一些。”

太冥天尊道:

“他见万物,万物皆著他色彩,而万物又无不是他本身,天是他,地是他,尘埃是他,风雨是他,光暗是他……这是一个名字,万物都可以是他……”

“因为名字只是一个称呼……懂了吗。”

太冥天尊道:“唯独天尊不在此列,因为我们的名字已经被烙印在天顶之上,与青史并存,而不是摹刻于青史之中,我们本身就是组成青史的一部分,既然是一部分,那自然是无可更改,也失去了一切的可能性。”

“所以只能证无,而不能成有。”

太冥天尊道:“故而从一开始,清静经就不会选择我们,华山老人看似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可事实上,他也不过是坟冢中那位长眠者的提线木偶罢了。”

太昭天尊诧异非常:“太冥之意,无名者最后为自己取的名字,不会就是……”

太冥天尊:“万物本都无名,谁给予的称呼?”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之形,何由考之?”

“冥昭暮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太冥天尊道:“无名者取的名字,并不是李辟尘,相反过来,谁证有,谁就是那个名字。”

太昭天尊深深皱起眉头,他有些不能理解,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

“有无是一个大环,恒无有者,既是有名之尊,亦是无名之君。”

“世间万物,随环而动,清静流转,自有归处。”

太昭天尊道:“懂了,华山老人是李辟尘的道果,亦是众生道果,原来是这般解释……所以诸天尊都不会出现二心,唯独李辟尘例外,出现了太乙与雷声。”

“无名者的记忆啊,过去即是未来,原来我们都是过去之人……”

太冥天尊:“却也是来世之人。”

“而自身所在……诶,又有问题,什么才是当世呢?”

太昭天尊微笑,太冥天尊也哈哈大笑起来。

所以不论是雷声普化,还是太乙救苦,他们走到最后,都会成为那位白衣人。

他既是李辟尘,亦是有名之尊,有人称他为白衣上皇,有人称他为恐怖之源,也有人尊崇他为创世之圣,更有人知晓那往古天宗,亦有人唤他为古之真仙。

过去即是未来,原来是这般,原来是如此。

太昭天道感慨:“我真不想离开,离开这里,又要去哪里呢。”

“但我不想化为神话,也不想只留下寥落的痕迹,人道仙道,天不欠人,人不欠天,自此两分,李辟尘要建墙,那座不可逾越之墙,成为隔开新与古的壁垒,从此以后……”

“绝地天通了吗。”

太冥天尊道:“也不完全是,总而言之,我等天尊,必然是第一批离开的人,随后便是各位太上,再向后去……诸大圣或许还有零星之人可在世间显化,这堵墙壁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开辟另一条路。”

“从青史之中寻找新的未来。”

太昭天尊:“李辟尘执意要把我们送走,我们都成为神话,这就是走了吗,他的手段,你就这么相信,如果他只是借机铲除我们……”

太冥天尊:“你不相信吗,可不相信,也没有什么办法。”

太昭天尊哑口无言,最后只空留一声无奈的叹息。

不管你相不相信,愿不愿意,都必须要做,要么成为人间流传的神话,要么就前往那两分的青史之中。

“放心吧,这是好事。”

太冥天尊:“从此天人永隔,我们的归我们,他们的归他们,倒也确实不必再继续纠缠了,而我们,也不必担心入世之后的衰落了。”

太昭忽然恨恨的看了一眼那繁华的天地。

无数人间如亿万万尘沙,铺盖在他们的身下。

一粒尘沙中又有多少星辰?

一颗星辰上又有多少众生?

天尊们自然是清楚的,但是那太多了,说出来也没有意义,无数星辰与人间的总和构筑了所谓的“人界”,而星辰之上的浩大天宇,则是诸多神圣的领土,也就是“天界”。

不过如今,那位白衣之人,要行绝断之事,天地万物,哪怕是天尊,也没有第三个选择。

……

游荡在罗天侧方的宋野。

太宁天尊的气息起伏不定,他在数千年前的伤势依旧未好,宋野的花依旧是如此烂漫,这里的泥土依旧是如此芬芳,他在这里呆了整整一个千年,他发现自己似乎不太想继续回到人间了。

或许是从未曾有过这般长久的宁静岁月,他感觉自己已经惫懒,但却并不空虚,他在这里开辟了一片菜园,而当年从外道之海中取来的那一筑篱笆,也被他当成了隔绝宋野与外界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