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昆仑.太古(第3/9页)

不管是在昆仑里还是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谢小玉的心头——为什么他能进去?为什么他能回到太古?太古之时的那个他到底什么身分?和他是什么关系?

那绝对不是夺舍,谢小玉有九成的把握那是他的前世。

这样一来,又有一个疑问了。

谢小玉听木灵说起过,人的魂魄是有寿命的,顶多几十万年,哪怕修成元神也一样,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想更长久,只有与道相合,成为道的一部分。

而谢小玉的前世在太古之时照理说早就该身死道消、魂飞魄散,彻底化为虚无,为什么还能够在数百万年之后轮回转世?

如果只有谢小玉一人或许还解释得过去,但是在他之前至少还有一个人进入过昆仑,里面必然有某种说法,十有八九和因果有关。

《天视地听》不短,前前后后有六千余字,考虑到这群人的底子差到极点,可能看着功法都不会修练,谢小玉干脆好人做到底,加了一大堆注释。

谢小玉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他教过李光宗、李福禄和那几个愣子,教过王晨、吴荣华等人,还教过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面对这些没什么底子、刚刚入门的修士,远比其他人有经验得多,他甚至还写了几种方便修练的捷径,如果这样还不成,那他实在没办法了。

等抄写完成,墨迹晾干,在旁边翘首以盼的老者眉开眼笑,拿着这篇功法去找其他徒弟。

这边事了,谢小玉估计昆仑里面的那个“他”恐怕已经休息够了,他不再浪费时间,盘腿坐好,运起《大梦真诀》。

片刻的工夫,谢小玉再一次回到太古之时。

一切都如同梦境一样,看到的东西总有些朦朦胧胧,不是很清晰,好在谢小玉一直修练《太上感应经》,对这种状态已经相当熟悉。

谢小玉没有急着出去,上次他实在太莽撞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以至于这具身体支撑不住,他不能再重蹈覆辙,必须劳逸结合,该休息的时候得休息,除此之外,他还得好好想想下一步怎么办。

谢小玉要找祛除那道神念的办法,但他总不可能冒冒失失跑到一位长老面前,直接告诉对方他是从后世来的,碰到一点麻烦,需要他们帮忙,对方不把他当作疯子也会当作傻子,他得编一个说得过去的谎言。

谢小玉突然觉得很可笑,他都快变成谎言大师了,骗了后世骗前世,走到哪里骗到哪里。

除此之外,能进入昆仑是天大的机缘,谢小玉觉得尽可能多捞一些好处。

首先谢小玉想到的是功法,太古之时的功法大多粗浅,但是别有奥妙,就拿那位前辈得到的初版《混元经》来说,能让一个资质普通、缺乏指点、又没什么资源的人修练到道君境界,这就很不容易。

谢小玉也有一部从太古之时流传下来的功法,那就是《大梦真诀》,这部功法有梦中演法的奇效,不是后世的功法所能比拟。

这件事也不简单,谢小玉甚至连那些长老说什么都听不懂,就算将功法放在他面前,他也听不懂、看不懂。

除了功法之外,另外一座宝藏就是四处可见的大道痕迹。

这是太古之时的修士最幸运的地方,大道显露,只要睁开眼睛,大道无所不在。

太古先民的强大远远超乎谢小玉的想象,不说那些长老,就算是一般的武者,实力也相当恐怖,他们一拳打出,隐约间和大道契合,随手一击就可以撕裂空间,这在后世根本无法想象。

太古之时的人族虽然如同五、六岁的小孩还显得稚嫩,却得天独厚,如同出身王侯之家,长在繁华都城,有鸿儒传授知识,所以小小年纪就已经博闻强识;而后世的人族则如同生在山沟,长在大漠,常年不见外人到来,消息闭塞,活到七、八十岁也仍旧见识浅薄。

有幸回到太古,谢小玉觉得不能白来一趟,也不能像那位前辈一样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将所有头绪全都仔细理了一遍,谢小玉总算有了主意。

对一个不熟悉山林的人来说,打猎不如布设罗网,前者需要胆量、勇气、体力和技巧,后者只要耐心。

出了山洞,谢小玉信步而行,寻找着合适的地方。

一圈转下来,最终谢小玉选择一片突出的石台,因为从山腰上下来,必然会经过这里,那些长老肯定会注意到他。

接下来,谢小玉要做的就是修练。

看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谢小玉回想着陈元奇说过的悟道步骤。

练气、真人、真君、道君……这种区分境界的方法是远古后期提出,因为那时候大道已经不显,想感悟大道没有以前容易。

练气自然用不着解释,就是练那一口真气,而接下来的两个境界为什么叫“真人”和“真君”?何谓“真”?真就是本质——修练的本质、力量的本质、这方世界的本质,也包括自我的本质,没找到,就是真人;找到了,就是真君,明白了自我的本质,所以能神魂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