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没有交情(第5/8页)

保命六招是他在牢里得到的。

创出这六招的是一个有名的毛贼。此人出身下九流,修为不过练气六重,只会一些最基本的法术,胆子却大得离谱,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最后惹得各大门派连手追杀。

即便这样,居然也让他逍遥十几年,最后还是同党出手设了个局,才将他抓住。

“这招‘懒驴打滚’不只是在翻滚中躲过一击,其后还有三十六种变化。这三十六种变化里,有十二种是反击之法,十二种是逃遁之法,十二种是隐匿之法。三十六种变化只是基础,不同的变化还可以相互组合,可以在反击的同时隐匿,也可以隐匿之后逃遁,还可以逃遁之后立刻反击。”

“十二种反击之法绝不简单,每一种都能演化为一门杀伐之术,有的出招凌厉,有的变幻诡异,你们可以自己琢磨,能够研究出多少看各自的造化。”

“十二种逃遁之法其实就是十二门遁术,是从佛门、道门、旁门、魔门之中十二种有名的遁术简化而来,将来你们或许可以还其本来面目……”

谢小玉仔细解说起来,每解说一种就立刻演示一遍。

那个毛贼能够逍遥如此之久并非没有道理,这套“懒驴打滚”称得上化腐朽为神奇,简简单单的一滚却有无穷变化,每一种变化又都是各门各派的精华简化而来。

能够弄到那么多秘法就不容易,还要以练气六重的境界练成,然后推陈出新,自创新义,最后还要融为一炉,这简直是一派宗师所为。可惜此人修为太浅,又没走上正道,而且心思也不在修练上,白白浪费一身才华。

这一番连说带练,直看得众人心旷神怡,就连苏明成也目不转睛。此刻,他已经确信这是太虚道尊留下的绝学,否则哪来如此泱泱无尽的宗师气派?

操场上时不时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

一群人在拼命苦练,不但整个下午都花在上面,吃过晚饭后,那几个小子又去练习,一直练到深更半夜,身上的瘀青和伤痕更不用说。

第二天,这些人继续发疯。

谢小玉却不陪着他们,午时未到,他就回到自己的石洞里。

材料早已经准备好了,这些工作现在是二子和戏子在做。

他要炼的是养护经脉的丹药,名字很土,就叫“大还丹”,简直就像江湖人用的东西,或许是这个缘故,忠义堂才没怎么在意,让谢小玉占了天大的便宜。

和解毒丹相比,大还丹要麻烦许多,主料就有二十八味之多,辅料有三十几种,每一种都被研磨成极细粉末放在玉盒里。

开炉、预热,然后一点一点加入各种材料。不过和上次不同,这次他没生搬硬套完全按照丹方上的指示做,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

这十几天来他天天守夜,闲着没事就抓一只鸡给自己做顿宵夜,做着做着,居然让他发觉了些门道。

万事万物皆有至理,厨道也是道,不在三千大道之中,属于旁门小道,但是厨道和丹道相通。

在厨道里,任何一道菜各种多少都不是确定不变。夏季多放盐,冬季多点甜,北人喜重味,南人嗜清淡,用大火和用小火也不一样。

子午孕丹就像文火慢煮,不同于大火急烹,用料自然有所不同。

谢小玉并不指望一次成功,炼丹本来就要不停尝试,一张丹方不知道凝聚前人多少心血。

盖上炉盖,他和上一次炼解毒丹时一样,将心神融入丹炉之中,随着丹炉一起吞吐调息。

炼丹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幸好修士全都是耐得住枯燥的人。

谢小玉不时会调节下底盘上的旋钮,有时候也会适当添加一些药材,重新调整药材的比例。

做这一切都凭感觉。

厨道讲究大味调和,不管是五味合一还是五味分明,全都注重调和。而调和又不同于平衡,食物肯定或咸、或甜、或酸、或辣。一味为主,诸味相辅,其中的奥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丹道也是一样,只不过味道变成药性,而药性又更复杂得多,不像酸、甜、苦、辣、咸总一成不变,药性会变,可能从温热变成辛热,甚至变成燥热,有时候还会从热性变成寒性,更别说是从补益变成剧毒。

难就难在这个变字。

药性不变,只是君臣辅佐,那只是药,不是丹;药性变了,然后融为一体,这才是丹。

谢小玉一边炼丹,一边也印证着自己的修练之道。

师父曾经说过:丹道、器道、符道、阵道和修练之道殊途同归。当初他不懂,现在懂了。

以前修练的《紫府天箓》虽然等级不高,却堂皇大气,完全符合大味调和的道理。

他现在修练的《六如法》高深奥妙,梦、幻、泡、影、露、电表面上说的是刹那光阴,内里还隐藏着永恒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