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用什么战术,才能一鼓作气攻下‘老秃山’呢?”团长在外边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后,又有了精神;他已三四夜没有正式睡觉。

贺重耘的心跳得快了些。

“参考着以前友军攻打这个山的经验,加上军和师首长的指示,我们决定采取缩短纵深,多路突破的战术。”贺重耘早已想到了“分路突破”。他现在正起稿的作战方案,就是分五路猛攻。对“缩短纵深”,他可是还没有想到。“这个战术并不新奇,可是在咱们团里,还是第一次使用。因此,我们首要的是打通战术思想,不要以为老的经验都是好的,一成不变的!那是保守,保守必然落后!”说到这里,团长看了贺重耘一眼。贺重耘想起前几天在团部的会谈。

往详细里说,团长的意思是这样:以前,我们惯用“头尖腰粗尾巴长”的兵力使用方法。这就是说:我们前头的人少,中间人多,后面有充足的准备力量。这也就是说:我们用少数人突破敌阵,打开一个缺口,而后节节推进,随时补充。

这个方法不适于攻打“老秃山”。山小,敌人的炮火强,我们若是只在一两处突破,就很容易被敌人的集中火力给阻截住。我们必须多路突破,使敌人的火力不易集中。万一有一路受到阻截,还有其他各路分头进攻。突破了,我们就迅速铺开,四面八方同时攻击,插乱敌人的防御体系。

为了突破后可以一齐迅速投入战斗,全面铺开,我们要剪掉“尾巴”,说上就一齐上去。要不然,敌人会用炮火切断我们的“尾巴”。这就叫“缩短纵深”。

这就是新战术与我们以前惯用的战术的区别。所以,团长指出,要打通战术思想。

“我们进攻,只打算用两个连的兵力。”团长又看了贺重耘一眼,并且笑了笑,好象是说,经过反复考虑,使用两个连并不算多。“人既不多,上去以后就得各奔目标,全面铺开;不等敌人还手,就把他们全都压倒!”团长吸了一口气。

贺重耘的脸红起来,眼发了光。他正在草拟的方案和团长的指示结合起来,就成了个完整的作战方案。他高兴,新打法找到了!他愿意去试用这个新打法,几分钟冲上主峰,几分钟全面铺开,哪里都在进攻,遍山都在战斗;半点钟,至多是一个钟头吧,结束战斗,全歼敌军!那该是多么勇敢,多么新颖,多么漂亮,多么科学的一场恶战啊!他愿意去打这样的仗!打完,他将有新的经验,报告给全师全军,乃至于全志愿军!那该是多么光荣,多么有意义啊!

“注意!”团长提高了声音,“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首先我们必须深入宣传这个战术思想,思想没打通而去冒险试验,必定失败。我们不是去试一试,而是满怀信心地去用这个方法一下子解决了敌人!我们的宣传工作必须和战术思想密切结合,使每个参加战斗的都明白、确信,而且的确会用这个战术。所以,下一步就是学习,每个人在战前都要学习好他所需要的技术。这是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要作到事事明确,人人摸底!等一会儿,庞政委会还有指示。我们的方案是可以修改的,精神可是不变的——不准备十足,不打!现在我宣布……”

贺重耘咬住自己的上嘴唇。

乔团长宣布了炮兵指挥,团的战勤委员会等等的名单。然后,他宣布:本团一营担任强攻,攻下来,由二营担任坚守。三营守备原防。

大家的眼光都集中在英雄营长的身上,都相信他必能胜任。他真诚地和善地向大家笑了笑,表示感激。他伸过胳臂,拉住二营营长李赋纯,用力握了握手。

乔团长宣布:马上调回一切出去作报告的,和出差的人,迅速归队。

团长坐下,贺营长要求发言。得到允许,他极诚恳地对团长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保持荣誉,坚决攻上‘老秃山’!”

二营营长是个细高个子,不大爱说话。他也立起来:“首长,一营攻下来,我们二营一定和阵地共存亡!”庞政委作了政治工作报告。

AA散了会,已是深夜。贺重耘独自向团长要求,亲自带领突击队,攻取主峰。

“那不该是你的事!”团长因疲倦而有些发急。“你应该在指挥所里指挥!打地堡,突破铁丝网都无须你自己动手。”“我不是要跟战士们争功,是为保证打好了仗!”营长的脸红起来。

“这次作战,各级都推进一级:师长到团指挥所来,团参谋长到营指挥所去,正副连长和指导员去指挥各排,你还不放心?”

“我的地形熟,经验多,战士们信任我。这是个新打法,我去有好处!”

“以后再说。你先去拟定强攻的计划吧!我刚才说的是原则和决心,你须作好具体的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