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要你有啥用!(第3/4页)
于兴民转过脸来,“我说啥呀,人家都不理睬咱,何必上杆子自讨没趣。”
刚才弄的他好没脸面。
有和他关系不错的,就替他打圆场,“可不是,没瞧曹大队长刚才斜着眼睛看人。”
“都要退休了,还这么牛气!”这人语气里带着不屑。
“人家退休了还有一帮徒弟呢,咋不牛气?你们在这说酸话,还不是因为想巴结人家巴结不上!”
“老曹人不错,他平时很少看不起人,你自己干了啥自己不知道?还怪人家冷脸子!”
于兴民被挖苦的,老脸都涨红了,恼怒道:“我干啥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谁家不这样?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曹永年看不看得起我能咋地?我又不想巴结他!”
说完甩头就走了。
“嘿,这人,还急眼了。”
“就这德行,甭搭理他!”
于兴民怒气冲冲的回到家,进门还没坐下,就被小孙子扔的玩具砸到鼻子上。
疼得他直皱眉,又不好跟个孩子计较,捂着鼻子,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怎么了这是?”崔大妮一脸纳闷的问,出去时还乐乐呵呵的,回来就耷拉脸。
“你这是跟谁生气了?”
“在大院门口碰见曹永年了,那老小子,见了我就当没看见,想跟他说句话,冷着张脸,不理睬人。”
于兴民气呼呼的,将胳膊甩在靠背椅扶手上,脸色铁青。
于红莲出嫁了,客厅不用再住人,原来的箱子收起来了,现在瞅着比之前宽敞了些。
吃完饭,两个儿媳妇各回各屋了,尤其老二媳妇快生了,身体发沉,什么都干不了。
老大媳妇借口上班累了,孩子也不带,回屋里躺着去了。
两个儿子吃完饭就出去了,不在家。
崔大妮没工作,本来也想糊纸盒挣钱,只是白天要带孩子做饭,晚上孩子也没人看,跟着捣乱,干脆就不糊了。
“咱又不求他办事,他不搭理咱,咱也不搭理他,你有什么好气的。”
崔大妮说完撇撇嘴,一脸不满的嘟囔道:“红莲也是,嫁出去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说回来看看。”
她现在不念叨于红霞了,上次过年来串门连饭都没留,让左右邻居好一顿笑话。
整个家属院都知道了。
红莲可不一样。
家里给了嫁妆的。
“没良心的丫头,没有娘家帮衬,以后在婆家吃了亏,看谁替她出头。”
崔大妮碎碎念着,一个不留神,“啪!”在一旁玩的孩子摔了个狗吃屎。
刚长出来的门牙磕到了嘴唇,孩子疼得“哇哇”大哭。
崔大妮赶紧过去抱起来,她大儿媳妇从卧室里出来了。
“妈,你怎么看孩子的,平地也能让孩子摔跟头!瞅瞅,这嘴都磕出血了!”
崔大妮张嘴要辩解,她不是故意的,就是一眼没照顾到。
可大儿媳妇根本不给机会,夺过她怀里的孩子回房去了。
于兴民也埋怨她:“挺大个人,连个孩子都看不好,要你有啥用!”
崔大妮:“……”
她怎么就没用了?孩子不就是摔了一下吗?谁家孩子不磕磕碰碰的,一个个的,让她带孩子时怎么不说她没用呢!
崔大妮气得半死,小声嘀咕着,二儿媳妇那边不乐意了。
孩子一直哭,吵的她没法休息,赶紧哄哄孩子别哭了。
老大媳妇正心烦呢,就怼了她几句,两个妯娌吵了起来。
家里一时间乱糟糟的。
双梧胡同这边却一片和乐,于红霞刚吃完饭,姜凤贤和曹永年就过来了。
小欣欣扑到姨奶奶怀里,“奈奈!”
“哎,奶奶,姨奶奶。”
姜凤贤这个高兴,嘴都合不拢了,欣欣叫她奶奶呢,别看她没儿子,这不一样抱孙女。
曹永年在一旁看着,有些羡慕,“欣欣,来,叫爷爷。”
“爷爷。”这两个字欣欣叫的很清晰。
曹永年哈哈直乐。
欣欣会说话了,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偶尔会连贯起来,走的也越来越稳当。
姜凤贤和曹永年每晚过来都要逗上半天,特别开心。
有时阚老师和徐大妈他们也过来坐会儿,大家说说笑笑的,时间过得很快。
这杜家搬走了,不住在双梧胡同了,胡同里顿时清净许多。
葛大妈甚至夸张的说空气都清新了,可见有多讨厌杜家那一家子。
至于杜家搬哪儿去了,于红霞听郑大妈说,回乡下了。
主要是杜婆子杜老头都没有工作,又要养三个孙子孙女,只能回乡下老家。
那边有房子还能住,只要上工的话就有口粮,至少饿不死。
程云跟杜老二离婚了。
她没孩子,婚离的很果断,走的那天跟杜婆干了一架,也是杜婆子嘴太损了,一直追着程云骂,骂得还非常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