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轮车不能蹬了。(第3/4页)
她不想儿子再说她宠坏了皓皓,所以夸奖的时候把媛媛也一块带上了。
“谢谢奶奶。”媛媛甜甜的笑着,奶奶夸她了好高兴。
于红霞在一旁看着,婆婆知道注意就好,不然皓皓又要被打回原形了。
晚饭已经做好了,是姜广军做的,还挺丰盛的,三菜一汤。
这男人暴露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他什么时候会做饭的于红霞都不知道。
姜广军也不解释。
吃完饭,姜凤淑跟李昌顺没急着走,坐在客厅里说话。
“广军,要不你们还是搬回去住吧?红霞跟孩子还有个照应。”
姜广军赶紧摇了摇头,“不了,搬回去红霞上班太不方便了,再说那边的幼儿园也不如新苗好,不搬了。”
“家里房子都空着呢,广英走了,卢美芳也不来了,你们回去她敢闹不成?”姜凤淑忍着脾气,继续好声劝道。
“妈,我们都搬出来了,还折腾回去干什么?真的多此一举。”姜广军坚持不肯,于红霞也不想回去。
“广军,你妈没别的意思,就是担心你过几天回东北了,红霞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太累了,搬回去我们还能搭把手。”李昌顺在一边也跟着劝,显然也希望他们搬回去。
“不了,爸、妈,我能应付的过来,你们不用担心。”于红霞出声直接拒绝了。
姜凤淑,“行行,我不管了还不行,反正到时候受累的是你自己!”她说完起身就往外走。
李昌顺叹了口气,随后跟了上去。
于红霞看向姜广军,“爸妈这是受什么刺激了?好好怎么劝咱们搬回去?”
“估计是家里太冷清了吧,加上想孩子。算了,不用管他们,已经搬出来了,就不能再搬回去,不然卢美芳可有话说了。”
而且大杂院那边的环境太复杂,人多也乱,姜广军不想回去,这边多清净。
于红霞点点头,起身去厨房了,发了一盆二合面,明天早上蒸馒头,姜广军会做饭,但不会蒸馒头,也不能一直吃大米饭。
晚上没事,姜广军看孩子,于红霞在客厅里复习,她打算再从头复习一遍,她手头上资料不少。
有上次在书店买的,还有米彤彤送来的资料和笔记。
她上学时成绩一直不错,下乡这些年也没丢下过书本。
但她弱项是数学,正好米彤彤的笔记上有不少例题,还有解题思路,于红霞如饥似渴看着,很是专注。
直到孩子们都睡了,姜广军过来替她捏着肩膀,轻声提醒道:“媳妇,十点了,休息吧,当心累坏了眼睛。”
于红霞这才放下笔记,“你先去睡吧,你今天也没闲着。”
她上班,姜广军在家,不仅把衣服洗了,屋子收拾了,晚饭也做了,还去接孩子,真是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于红霞觉得现在的姜广军很不一样,从前他可没这么面面俱到,毕竟男人嘛都心粗,有些事不提醒他根本想不到。
现在的姜广军不用她耳提面命,很多事就会想到她前面。
难道是过了一年,长了一岁,人就变稳重成熟了?于红霞笑着摇了摇头,不管怎么变,总归是好事。
姜广军还在给媳妇捏肩捶背,可不知道自己马夹快要捂不住了。
第二天,上午还好,欣欣自己能玩上两三个小时,下午睡醒就找妈妈,非要让妈妈抱着。
于红霞不可能一直抱着她,不去管别的孩子。
被放下了,小丫头就抽抽搭搭要哭不哭的,好半天才好。
孩子太小了,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于红霞也不想把她送到幼儿园来。
还好又适应了三四天,欣欣大概也是认清现实了,即使看不见妈妈也不哭了。
她会走路,只是走的不太稳,去了幼儿园之后,练习的多了,走的越来越稳当。
元宵节的前两天,又是个星期天,姜广军跟于红霞带着孩子回了大杂院。
李广成跟卢美芳一家也在。
得知李广英走了,卢美芳当时心里松了口气,麻烦精总算是走了,她转念一想又觉得可惜了,折腾一回,最后也没把姜广军两口子如何。
于红霞现在是自在了,大房子住着,公婆偷偷补贴着,自己也上班了,小日子比她强多了,她在大杂院里天天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跟邻居干架。
今天见到于红霞,她就忍不住想酸两句,“二弟妹,你家三轮车呢?怎么不骑了?蜂窝煤不送啦?”
于红霞白了她一眼,面带嘲讽,“嫂子,你知道你现在这样像什么吗?”
卢美芳没吱声,直觉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是那茅房里的生物,天气越热越多,还到处爬,又臭又膈应人。”
卢美芳:“……”
她气得要扑过去,至于会不会挨揍,公婆和李广成都在呢,她不相信于红霞敢当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