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接下来(第2/3页)

所以,在思考数息后,他凝视着君泽,认真询问道:“你要刺史之位,自然可以,但都督襄阳诸军事,却是不能给你,朝廷必然会放一位将军,这,你可愿意?”

“派谁?”萧君泽问道。

元宏思索数息,问:“元英如何?”

这也是朝廷重臣,是太武帝拓跋焘的曾孙,也算是朝廷拿得出手的将领。

“没问题,”萧君泽随意道,“你别说我欺负他便是。”

元宏不由头痛。

元宏狼与君泽狈商量好了利益分配,萧君泽这才微微一笑,对身后的明月道:“告诉儿郎们,出征了!”

-

在寒冬腊月之中,北魏又重新拿出了先前在宛城和南阳拿出的新武器。

但这次,樊城守将曹虎已经知道这武器的厉害,在城门之后垒起了一丈多厚的沙石,将大门死死封住。

第一波投石机落在城门之上,却没有什么效果。

但这在萧君泽意料之中,他立刻改变战略,让投石机对准了城墙的西北角。

城墙拐角处虽然厚,但却最为脆弱。

城墙下,工兵们正挥汗如雨,数人用滑轮组,喊着号子,将巨石拉到炮锤之上,三个学生重新校对位置后,这才按动扳机,将绳子放开。

一瞬间,弹出绳子甩出了一声音爆,将旁边的石头投出一道白痕,几乎同时,巨大的圆石也猛然飞出,重重打在城墙一角。

那城墙西北角,已经被打得伤痕累累。

这一枚石炮,犹如最后一根稻草,打入墙中七尺之深,而城墙的北角也终于承受不住,墙体坍塌,变成一个陡坡,墙上防守,顿时也出现一个巨大缺口……

一瞬间,城下的将士爆出怒喝,拿起盾牌,顶着箭雨,向那小小缓坡冲杀过去。

而旁边,投石炮已经落在旁边城墙上,让本就摇摇欲坠的一片墙体,也有了垮塌之势。

守将曹虎大惊失色,几乎没有多加考虑,便带着城上的守军,快速退出了樊城,顺着浮桥,逃入了襄阳城。

北魏大军一时担心是诱敌深入,担心有诈,还真没去追,

直到他们坚定地将浮桥烧毁,完全将北边的城池和民众抛弃,没有一点犹豫的,元宏这才懊悔地拍起大腿,后悔没有一鼓作气,将这些人拿下。

否则,要是成功了,襄阳也必是囊中之物了。

-

萧君泽却没有理会这些,他正跟着许琛,来到樊城中的一处民居。

元宏治下,士兵不许掠劫,所以入城之后,除了索拿一些南齐大将,并没有如何扰民。

这也是萧君愿意帮他攻城的原因——如果这些将领攻城便要劫杀一波,他的投石炮可能落点就在友军的头上了。

许琛推开房门:“公子,他就在这里了。”

萧君泽点点头,凝神望去。

狭窄的房舍之中,正跪坐着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文士,那一瞬间,四目相对。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一侧的脸上,那宛如堆雪似的肤色,鸦青的长发,秋水一般清澈的眼眸,让萧君泽一瞬间,似乎看到了自己长大后的样子。

他们眉眼有七分相似,精致得像是由女娲花了一夜肝出来的。

而对面的青年,在看清萧君泽的模样后,眼眸瞬间便红了,起身快步走了过来:“你,你是阿姐的泽儿……”

萧君泽轻轻避开他的手,缓缓道:“你便是谢澜?”

对面叫谢澜的青年看着少年的模样,不由有些哽咽:“正是,我是你阿舅,当初家中遭难,是阿舅无能,只能让阿姐入宫,这些年,也没有帮着你多少,还好上苍保佑,让你无恙。”

他似乎十分自责,说到伤心处,不由咳了起来。

萧君泽有些不会了,他轻叹一声:“好了,我这不是没事么,你也莫要自责了,听阿琛说,你一定要来见我?”

谢澜好不容易缓过来,笑道:“你活着,我便是死了,也能去告诉阿姐。”

萧君泽皱眉道:“你这身体?”

“天生体弱,一到冬日,总是有些毛病,”谢澜有些不好意思地擦去眼泪,正色拜道,“见过临海王殿下,先前无状,让殿下见笑了。”

萧君泽摇头:“在这里,不要叫我的封号,叫我阿泽就好。”

谢澜恭敬点头,心中却有一些惊异。

以前,他听姐姐在家书中说,自家外甥生性柔弱,怕人怕生,担心他将来生活,但如今见到真人,却发现这少年性情沉稳,王侯之气丝毫不比南朝那些宗王弱小,再想到他当初能从萧鸾的天罗地网中逃出,去北方求生,还能隐瞒姓名的情况下,带来大量钱财,这样的能力……

他不由得惋惜,当初继位的若不是萧昭业,而昭泽,必然也是一位明君。

“那阿泽,如今阿舅尚是白身,”谢澜不由苦笑道,“族中虽然有些祖产,却也不多,阿舅能助你的,只有这一白身,你万万莫要去找族长谢朓,他生性柔弱胆小,若知你未死,怕不是立刻便要以你人头入朝,做进身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