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第2/3页)

更坏的可能是……他出事了。

陆翩翩心中焦虑,连如今的诸国大事,也不太关心了。

她需要立刻和雍国议和,然后让雍国下诏悬赏寻找洛宁。

没有雍王的配合,雍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怎么寻找洛宁?

至于攻下雍国……她肯定起码要打好几年,而且会越打越大。

陆翩翩环视众人说道:“诸位,如今东胡王南下、西戎王东进,诸胡联军百万,一起攻雍。”

“雍军虽强,可四面为敌,的确只能自保。可是我们要想攻入关中灭雍,却是千难万难。”

“雍军在关东吃了大亏,岂能不总结教训?雍军已经在组建具装重骑了。”

“接下来再要大败雍军,已经很难。”

“而且雍国四面关山险阻,可谓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就算联军能攻下,不知道还耗费多少时日,战死多少士卒。”

她指着外面,“为了供应联军粮草,诸国民夫已经征发了千余万,昼夜不停的转运粮草,民力物力每日都是消耗巨大,岂能持久?”

“再要耗一年,我们各国就都耗的精穷了。”

“再说,我们在险关之下和雍军死磕,占便宜的却是胡人,为胡人做嫁衣!”

“胡人要是灭了雍国,我们不是帮了胡人大忙?到时还要和胡人血战……”

她说到这里,众国君和太子都明白了。

雍军虽然惨败,元气大伤,可实力犹存,绝不可小觑。

说句难听的话,此时的雍国,国力仍然远超任何一国,国战潜力极大。

加上占据天下最好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要灭雍国大不易。

豫王文歆首先表态道:“我……寡人听公主的,公主说怎么办,我豫国就怎么办。”

他是陆翩翩复立的豫国国君,当然只听陆翩翩的话。

荆王孟熙想了想,肃然说道:“公主说的不错,寡人思来想后,也无法一直打下去,是该见好就收了。”

“如今,我荆国已经收复了割让给雍国的汉水三郡,倒是可以接受议和。”

“不能再打了。”扬王顾礼也苦笑一声,“劳师远征,日久不祥啊。”

“只要雍国无法吞并诸国,那就再好不过了。”

梁国的太子成也赞成,“雍军回防,我大梁丢失的东北三郡也收回来了。可以议和。”

眼见众人没有反对议和的意思,陆翩翩就定调说道:

“既然诸位都赞成议和,那我们就答应和雍国议和,让他们全力对付胡族诸部。”

“不过,我希望诸国可以变法图强,不要再给雍国欺辱……”

就算陆翩翩不说,诸国也要在压力之下,推进变法进度了。

不进则退,就有灭国之危啊。

陆翩翩忽然说道:“诸夏九国,相互残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最好,能结为联盟,在诸国王廷之上,统辖九州大事,仲裁诸国纷争……”

众人听到陆翩翩的话,都觉得和当年的虞天子差不多。

要不,复立虞天子?

若是天子有威望,能阻止诸国混战,那也是好事啊。

当年有虞天子的时候,都讨厌头上这个名义上的共主。可是一旦没了虞天子,又发现天下更乱。

没有哪年不打仗,越打越大。诸国都有灭国之危。

看来对诸侯而言,还是有天子更好啊。

接着,陆翩翩就召见雍国使臣,同意开启议和。

很快,雍国使者邵九音就进入大殿。

“外臣邵九音,见过兖国摄政公主,见过诸国君长!”

邵九音不卑不亢的行礼。

太子幽忽然说道:“孤认识你,你曾经是雍国的盲臣啊,怎么成了使臣?”

盲臣?陆翩翩心中一动。

她不禁想起了妙算上仙对自己说过的谶语:

“他年三生石上日,认取盲臣是故人。”

难道,这盲臣就应在邵九音身上?

他是故人?

陆翩翩第一次知道,雍国有个叫盲臣的官职。这官职是干什么的?

却听邵九音对太子幽笑道:

“殿下好记性,外臣的确曾当过盲臣。可那是七年前的事啦。如今,外臣忝居典客之职。”

盲臣,虽然可以由盲人担任,但并非一定要由盲人担任。

实际上,雍国历史上多数时候,盲臣还是由不盲的正常人来担任。

邵九音当过盲臣,却不是盲人。

陆翩翩不由问道:“贵国如今的盲臣,是谁担任呢?”

邵九音摇头道:“回公主的话,此事外臣委实不知啊。外臣这三年,一直驻节阆州,没有回长安。”

“如今的盲臣是谁,只能询问刚从长安来的人。”

陆翩翩神色沉吟,更是心不在焉了。

等到打发走邵九音,陆翩翩第一件事就是派人火速去遥远的长安,假冒商人,打探雍国如今的盲臣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