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这种智慧,难以理解,见证历史性的时刻!(第3/3页)

“王浩的讲解,思路明显清晰很多,或许就是王浩对于过程的理解更深入……”

“是啊,听了刚才的讲解,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那个博士生还是不行……”

“当然了,和王浩比,谁都不行……”

休息答疑持续了二十分钟,随后王浩就进入到后续内容中。

这时候,他都变得非常认真,因为后续的内容有很多对五维图形的分析,要理解是很不容易的,也是证明过程中最难理解的部分。

他站在台上认真说着,“我们用这几个舒适来对图形趋向性作表达,大家来看,这一个列式……”

“我们采用的是塑造图形回转的方法,一条线,一个面,或者是四维图形,都会有方向,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方向是会回转的……”

“研究的是整体图形,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函数,下面我们把以上几个函数固定……”

“这一步就能看到,k3和K4的交线,就在复平面上,再转换一下,来表达……”

“复平面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根据上午的结论继续分析,下一步,是D……”

“大家来看……”

在王浩滔滔不绝做讲解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听的都非常认真,他们也跟着一个个步骤,慢慢的理解了过程。

时间,在认真中流过。

当讲解完一个大难点后,会场里的一些学者已经能够确定,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后续内容他们已经明白了。

詹姆斯·梅纳斯就是其中之一,他是解析数论领域的顶尖学者,依靠在理解素数的结构和丢番图近似方面的成果,获得了菲尔兹奖。

此时,梅纳斯已经抱着手臂躺在了椅子上,嘴角也带上了轻松的笑。

邱成文就坐在旁边,他拿起面前的水喝了一口,随后用力揉了下额头,扭过头注意到梅纳斯,说道,“应该能确定了吧?”

“能确定了。”

梅纳斯很肯定的点头,叹道,“黎曼猜想也被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再加上阿廷常数、冰雹猜想等成果,在数论问题的解析上,王浩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第一人了。”

邱成文心里也有颇多感叹,最终只能化作一句,“比不了啊……”

梅纳斯道,“在今天以前,我一直认为最聪明的中国人是特里(陶哲轩)。”

“为什么?”邱成文有些不理解。

“特里不一样,他真是那种超级天才,我和他见过几次,每一次都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王浩的成果更多,但天才不一定是看成果,我认识特里,所以我这么认为。”

“但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整个报告的过程中,王浩甚至没有出现一点小错误,针对一些复杂问题的论证,他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给出了结果。”

邱成文思考着点头。

“这是一项很复杂的研究,三篇论文一百页,牵扯到论证高维图形,复杂函数。”

“即便是已经做好的研究,想要整体理清都非常复杂……”

“王浩……我相信他能现场再把论文重新写一遍,而且不出现任何错误。”

“这种记忆力,这种对于研究的理解,这种智慧……难以理解!”

梅纳斯用‘难以理解’来做形容,足以说明内心的震撼了。

两人一起感叹着。

台上。

王浩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步的论证,也说到了最后一句话,“根据式7、8和9、定理3和6,论述5,可以证明两点,第一,最小质数对节点函数的所有质数点位都处在β平面上,另外,代入取值a的质数,必定能得到另一个质数。”

“以上,就是全部的证明。”

他说着放下了笔,走到讲台的中心,随后面对台下所有人说了两个字,“谢谢!”

话音一落,全场沸腾!

掌声持久不息,欢呼声到处充斥,讲台中心灯光闪耀,记录着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场所有人,也一起见证了黎曼猜想被证明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