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樊庆学:我是被指导了啊!(第3/4页)

樊庆学顿时恍然大悟,但心里还是有点别扭的感觉,因为他自己也被排除在外。他带着郁闷问道,“现在这个实验,应该没有对超导材料结构布局的改变吧?”

他是问实验的改变,是否都像是昨天总结的那样,而不是添加了一些所谓‘机密’的内容。

王浩笑道,“那还是要后续的研究方向,现在我们只是针对简单影响的因素进行实验。”

两人说着的时候,实验就已经准备完毕。

王浩、樊庆学、何毅,再加上肖新宇,一起对设备情况进行了查看,确定没有问题以后,就走开站的远了一些,并准备进行实验了。

“开始吧!”

所有人都准备好以后,王浩就直接让实验开始了。

设备,正式启动!

伴随着机器的嗡嗡响,围绕实验设备的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不断往输送管里填装着液氮以及其他冷却材料,有专门的人盯着电压和功率的数值。

其他人都看着检测设备的参数以及上方的气球变化。

“飘起来了!”

樊庆学没有参加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的交流重力复刻实验,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交流重力实验,发现气球突然飘起来也感到有些震撼。

他对此就只看过一些资料而已。

实验室的其他人已经看到过一次,他们更关心的是检测参数。

很快有人上报了数值,“粗略估计,我们重力减轻了2%左右!”

“继续实验!”

“再降温!”

“加大输送功率!”

王浩听到了数值以后,连续下达了好几个命令,其他人也跟着忙碌起来。

很快又有数据被计算出来,“重力减轻了2.3%以上。”

“继续!”

看着一个个喊出来的数据,樊庆学都感觉目瞪口呆,他还是第一次现场看交流重力实验,但他看到过相关的资料。

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进行的交流重力实验,最终减轻重力的数值在1.7%~1.8%之间。

这个数值已经比物理实验室的报告要高了。

现在则是提升到了2.3%以上,提升的数值都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樊庆学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本来以为即便有提升,最多只有0.1%,能达到首都大学当时复刻实验的水平就很不错了。

这个级别的提升很难说明问题,就必须连续做几次实验,才能确定影响参数。

其他两大超导机构都是这么做的。

物理实验室的第一次实验则是让数值提升超过0.5%,如此巨大的提升,甚至仅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可以把一些影响因素确定下来。

这样一个实验就顶得上好几个实验。

樊庆学感觉非常的不科学,第一次实验就有这么大的提升?

另外,他也没听懂理论论的会议,只是感觉一些结论的得出的甚至有些仓促,好像只是为了分析最大可能,而不是严谨的用实验来排除。

樊庆学还感觉物理实验室的人对王浩出奇的‘崇拜’,甚至都可以用‘狂热’来形容,只要是王浩所说的就没有人质疑。

理论会议就是王浩的一言堂。

在有如此多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当真正进入到实验的时候,效果竟然这么好,一下子提升超过0.5%?

樊庆学站在一边看着,完全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发现自己的感受,和第一次参与超导实验很类似,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得出的结论,就只是有人带着一起做实验而已。

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知识经验范畴。

最终。

交流重力场的强度提升到了2.5%-2.6%,比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做的实验,场力数值提升了0.9%左右。

这个重大的进展让实验室上下所有人都感觉非常兴奋。

等实验结束以后,他们积极的进行了收尾工作,把所有的数据详细的记录下来。

在忙碌了一个上午以后,下午王浩就组织召开了实验总结会议。

樊庆学全程一句话不说。

他感觉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本来是过来想对于物理实验室做指导的,结果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作用,就连怎么进行理论论证都没搞明白,更不懂为什么,那样的论证效果能好到这种程度。

“人家做个对比交流实验,论证一下就能大大提升效率,而我甚至还觉得论证没有用?”

“是我的想法太落后了?”

“实验结果证明,他们才是科学的,我是不科学的……”

当樊庆学正落寞的思考时,王浩说完了实验数据总结,他扫视一眼全场,就注意到了樊庆学。

他觉得应该重视一下樊庆学。

毕竟对方是超导专家,还是吴晖院士特别派来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