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晚安,美利坚(第4/6页)

听到吉姆的话,苏珊和本杰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从吉姆那副抓狂的表情和愤怒的语气,就知道汤米这些年应该让吉姆的位置坐得非常不轻松。

“我不想只做国内新闻,我是说国内订户当然也重要,我的BT电视网负责聚拢底层黑人,这个严肃的新闻网吸纳中产及以上国内订户,但前期主要群体是海外英语订户,我是说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新闻电视台,但似乎没有一个真正通行世界的英语新闻电视网络。”汤米对三人开口说道。

本杰明微微点头,随后问道:“具体说说看?”

“苏联撑不了多久了,报纸上说,波罗的海三个苏联加盟国已经爆发了独立风潮,高加索地区爆发了叛乱,这个站在美国对面,拥有另一半地球的庞然大物,已经摇摇欲坠,就是不知道具体哪一天,才会寿终正寝。”汤米深深吸了口香烟:

“在这个庞然大物瓦解之时,会有无数的重大新闻,比如各个加盟国独立,比如德国统一,比如莫斯科政变,比如戈尔巴乔夫也许叛逃美国,总之什么新闻都可能出现,这种重大新闻,只要有两三次,我们的新闻网成为全球首发,就会有大量无法及时获取新闻的地区新闻台来寻求合作,就会有大量海外英语订户乖乖付费,那些海外地区的新闻台,我们就像母亲,我们给他们新闻,他们变成我们的子女,美国最大的电视网CBS,也只有三百多个合作电视台,而且只是局限在美利坚,但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放到海外呢?”

柏林墙也好,苏联解体也好,吉姆,苏珊以及本杰明并不觉得汤米危言耸听,事实上,就像汤米说的,苏联如今已经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不知道再过多久,就会寿终正寝,现在连很多美国报纸都已经能语气轻松的讨论苏联,早在两年前,苏联在美国人眼中,就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军演一次就让全世界发抖的红色巨人。

在美国人眼中,苏联现在是一个和美国有些类似,但比美国更糟糕的国家,它们的相同点,对美国普通人而言,就是美国当年在一个大多美国人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越南陷入泥潭,苏联则同样在大多美国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阿富汗陷入泥潭。

苏联在阿富汗的失利,让大多数美国普通人松了口气,苏联连阿富汗都打不过,所以应该也不太可能打来美国。

本杰明看向电视机里滔滔不绝聊着黑人新闻的主持人,脑中却在思索汤米的全球新闻网概念。

就像汤米说的,世界上的确没有一个全球英语新闻网络,目前唯一一个勉强与全球沾边的,就只是默多克集团的新闻网络,他如今在欧洲的英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都实现了近乎垄断的局面,撒切尔能坐稳英国首相,得益于默多克集团铺天盖地的宣传,让她的声音,样貌比竞选对手出现在英国民众面前的次数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至于默多克的老家澳大利亚,更不用说,澳大利亚两党都要看默多克的脸色,他能决定哪个候选人最大限度出现在选民面前。

但即便是野心勃勃的默多克集团,也没有敢冒然去构建一个全球英语新闻电视网络,而是选择了稳扎稳打,在澳大利亚彻底掌握舆论,让政客全部都要对他卑躬屈膝,确定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之后,他才大举攻入英国,与英国那些传媒公司厮杀,他搞定英国,才敢挟两国之力登陆美利坚,即便如此,为默多克提供贷款的金主们仍然心惊胆战,因为澳大利亚也好,英国也好,都与美利坚没有可比性,事实也是如此,在澳大利亚和英国无往不利的默多克,在美国步履维艰。

本杰明相信默多克那位犹太同胞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因为汤米这种思路的风险比稳扎稳打高出不知多少,背负近百亿美元债务,最近两年在财务上始终捉襟见肘的默多克集团不敢尝试,本杰明出身华尔街,他知道很多投行因为默多克集团这两年的大额亏损以及大量现金收购行为,开始考虑停止支持它。

“风险不是一般的大,汤米,我知道你是想要赌重大新闻,就像CNN当年运气好,遇到挑战者号空难,当月就增加三百多万订户一样,像这种全球关注的重大新闻,我相信,只要你能抢先发布一次,就能让你在全球范围增加上千万的订户,但问题是,你不能保证,你的新闻网,就一定能抢先发布,你怎么知道哪里会发生重大新闻。”本杰明没有否定汤米的思路,只是说出了自己担心的问题。

做电视的媒体人,都清楚只要抢先发布重大新闻,就能带来大量收益,问题就是,没有人知道哪里会发生重大新闻,没有人知道第二天发生什么,也许你的新闻团队正聚精会神盯着莫斯科,等待莫斯科发生随时都会出现的政变,但也许可能,你在镜头前喋喋不休莫斯科时,美国总统突然被枪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