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朝堂的艺术!(第3/3页)

“只要这条底线不被触碰,不被践踏,那大秦始终是安稳的。”

“至于朝堂动乱。”

“诸位真以为底层黔首关心?”

“底层民众是很现实的,只要能活得下去,谁又会想着造反?”

“而六国余孽已不成气候,百越、匈奴元气大伤,大秦内外环境稳定,是有条件去‘折腾’的。”

蒙恬蹙眉道:“你想让我等同意你那些荒唐的举措,甚至是助你去推行那些政策。”

嵇恒点头。

他笑着道:“的确有此意。”

“权利的更迭是需要时间的。”

“你们需要适应,关东官员也需要适应,天下万民同样需要。”

“为诸位博个名,也不算什么坏事。”

蒙恬不置可否。

若是可以,谁稀罕这个名?

这可是用自己实打实的利益被迫换来的。

蒙恬道:“你既然敢夸下海口,或许是有几分心思,但你的这些想法,的确太过跳脱,也跟大秦的实际情况背离太远,我等固然在朝堂有一定影响力,但也只能约束自身,想让其他大臣也同意,并非易事。”

嵇恒面色平静,嘴角噙着一抹笑。

他轻笑道:“大争之世是士的时代,在那个璀璨的大世,‘士’一直想促成一件事。”

“便是刑不上大夫。”

“民爵最后两级,对应现今的三公九卿。”

“这两级爵位的官员,除非犯下造反、谋逆等罪大恶极的罪,不然都不会被处死,即便有贪渎、作奸犯科等罪,依旧可以免除一死,只是情节严重者,会被降低退休后的实际爵位待遇。”

“诸位大臣意下如何?”

闻言。

众官员眼睛一亮。

这相当于是获得免死之权了。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他们身处权力中心,对此是深以为然。

若是有了这个承诺,对于他们的安全,是一个极大的保障,也不用担心遭到杀害。

蒙恬深深的看了嵇恒几眼,摇了摇头道:“其他大臣不会同意。”

嵇恒道:“朝臣的子嗣,朝廷可保障,定有一人能进入到朝堂,不过官职会比这些朝臣低一级,但也只能保证官秩,并不能保证所处官署跟实际官位,至于能不能追上他们的父辈,乃至是超越,就要看他们的能力了。”

蒙恬脸色微异。

他也没想到嵇恒会这么大方,一口气许诺这么多‘官员’。

如果前面的免死是保障的三公九卿的特权,而则就是保障的朝臣的特权,让他们的家族不至于快速衰败,至少在朝堂还有一席之地,至于能不能维持,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而且只承诺一人。

相当于父走子继,只是降低了官职。

继而为朝堂始终保留着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毕竟越往上人越少。

这时。

冯去疾道:“朝臣或许会同意,但关中的其他官员呢?你的那些想法,对他们损耗很大。”

嵇恒又道:“对于郎官,即中郎、侍郎、郎中等关中出身,又为朝廷认可的后起之秀,去到地方,都是从县一级开始。”

“我想要在天下宣扬的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因而想晋升到朝堂,定然要下到地方,至少要有县一级的为官经验,不过我可以承诺的是,这些郎官去到地方,一定能被提拔一次。”

“但此后就看能力了。”

“而且……”

“这不是只适用于关中。”

“而是适用于所有在咸阳的官员,无论出身,只要满足上面的条件,都能获得这些特权。”

“也就是所谓的潜规则。”

“咸阳乃是大秦国都,自会有一定的特殊性。”

“尔等身在关中,任事在咸阳,一定程度上是占了不小优势的。”

“所以这是对咸阳官员的特权,而非仅仅是关中官员的特权,更不是单独为朝堂官员弄出的特权。”

“两者还是有不小差别的。”

“你们如今是占尽优势,若是有如此优势,还不能守住,那自然是很明显了。”

“能力不够!”

“无能之人,岂能大用?”

“诸位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