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兵家四派!我为阴阳!(第2/2页)

“什么态度?”胡亥问道。

嵇恒轻笑一声,淡淡道:“朝廷信不信任他,对于天下局势,是否真有正确的判断,也是否真敢将天下的破局重任,交到韩信的手中。”

“若是不信呢?”嬴斯年道。

嵇恒讥笑一声,摇头道:“他恐会认为,满朝皆是尸餐素位之徒,今后也都会认为朝堂是群酒囊饭袋。”

嬴斯年一脸愕然。

胡亥也嘴角微微一抽。

这韩信当真会这么狂妄自大?

“若是信任呢?”

嵇恒沉声道:“他会以一己之力横扫关东,而且基本不会让朝廷再出手,他不喜欢在军事方面受制于人,而且他的眼里,从最开始盯着的便是王翦、蒙恬这类,他的志向是掌管天下兵马。”

“因而又岂会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韩信不会容许外人插手,甚至可以这么说。”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闻言。

嬴斯年跟胡亥都脸色一黑。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岂是一个将军能做出的?

嵇恒扫了两人一眼,笑着道:“行伍出身的将领,他们的职责便是打仗,只要能赢,眼里便看不到其他,这是他们的优点,同样也是他们的缺点,不过相较于那些会阿谀奉承的将领,这一类将领,未尝不是更好掌握?”

“对于君主而言,并不怕臣子有能力,怕的是掌控不了臣子。”

“君主能没有污点。”

“但臣子决不能是完人。”

“若是臣子有污点,那他们的一切权力,便只能来自君主,这样的人,其实是较为好拿捏的,不然当年王翦何故要多此一举,向始皇索要良田屋舍?就是在授人以柄。”

嬴斯年若有所思。

他很久聪慧,又日常在嵇恒眼前,耳濡目染下,也是提升飞快。

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道理。

嵇恒摇摇头,并不准备就此多说,平静道:“你们其实没必要关心这么多军事,知道天下形势的大概就行了,不要生出自己的主张,更不要随意发表一些幼稚可笑的见解,更不要凭着自己心思就随意插手,这是取死之道。”

“到时变成叫门天子,一战送天下,可就真要贻笑万年了。”

“军事的事,交由将领负责。”

“朝堂真正需要上心的,其实是战后的重建,以及战后如何快速的恢复生产。”

“关东相较关中,人口较为稀疏,大战之后,人口更是凋零,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首要考虑的,便是如何能让关东尽快的恢复秩序,也尽快让关东回到正轨。”

“不过仅仅恢复秩序,恢复生产,这其实是不够的。”

“而且远远不够。”

“大秦也不可能接受。”

“这是为何?”嬴斯年一脸疑惑。

嵇恒一脸森然,正色道:“这是大秦体制决定的。”

“大秦这个体制,是需要很多人口来供养,需要很多的钱粮去填充的,天下未乱之时,大秦这个体系,就已有支撑不下去的状况,随着关东战乱,人口凋敝,就算日后恢复了生产,也根本赶不上过去,收上来的租赋税也是远远不足的。”

“所以只是平乱是不够的。”

“战后重建,才是大秦的重中之重。”

“如何以较少的人口,提供较大的产出,并加快商品货物的流通,继而创造出更多的商税,以保障大秦体制的稳定运行,这其实才是朝廷真正要头疼的事。”

“朝廷该如何做?”嬴斯年恭敬作揖。

嵇恒道:“发展生产力。”

“将天下旧有的技术更迭。”

“让少量人口,因为技术的革新,做到过去多人能做到的生产效率。”

“同时……”

“做好倾销商品的准备。”

“倾销?”嬴斯年一脸茫然,不知这二字何意。

嵇恒肃然道:“关中在接下来几年,都会进入到一段较为平和的阶段,而在这段时间,关中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囤积大量战后重建需要的粮食、货物。”

“而在关东战事结束后,朝廷彻底接管,首要的便是将铜矿收回国有,而后大肆制造铜币,推行‘以工代赈’,将这些钱币发到底层民众手中,用以他们重建家园。”

“此时。”

“再将关东囤积的商品,大部分贩售给关东民众。”

“以此收回发放出的钱币。”

“这一来一回,秦半两彻底为地方接受,而因为人口减少,导致的货币增发,也会随着商税,回到朝廷国库,关中民众则能借助关东重建,明显的发一笔财,至于关东则重建了家园,也感受到了秦廷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