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谁又甘心只当一个亭长呢?!(第2/3页)

刘季已不确定了。

“夫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大秦顺势一统了天下,而今又似要再度得势,难道大秦当真是天命所归?”

刘季目光微沉。

萧何苦笑。

这个问题岂是他能回答的?

只是在两人的互相探讨下,天下形势已越发明朗了。

过去秦虽一统天下,但对关东影响甚微,究其根本,便在于关东民众不信秦,始终对秦怀有戒心,若秦这次以这么坚决的姿态,完成‘胜天’,恐会完全刷新天下对秦的认知,也是大秦的治国理念,第一次真正的传至天下。

一时间。

萧何心中甚至生出一抹异样情绪。

大秦或真的可期?

萧何目光流转,他沉吟片刻,缓缓道:“刘兄,你对天下局势既有如此洞悉,就你看来,我们当何去何从?继续为秦吏,还是继续坐等天下生变?”

刘季满脸肃然。

这个决定并不好做。

一旦选错,便再无回头路。

他摸着颌下短吁,却是久久没有吭声。

萧何也不催。

只在一旁静等着刘季回应。

良久。

刘季凝声道:“这个决定短时恐做不了,想真正的做出决定,要看始皇究竟会不会真的巡行,若这只是我的猜测,并非朝廷的举动,那便可以谋求后路了,大秦危如累卵,已无法改变了。”

“若始皇当真开始巡行,那便说明一切都在谋算中。”

“天下动荡也尽在掌握。”

“如此情况。”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

“天下短时难生波澜,扶苏又有明主像,或许天下真正归秦也未可知。”

“还是要再等等。”

刘季最终还是没有直接决定。

他其实不是个犹豫不决的人,只是这次却难得迟疑了。

发自内心。

他认为乱世才是自己的机会。

只是随着对秦廷的了解越来越深,他对秦廷却是越发忌惮起来,因为他总感觉秦廷所做的一切,仿佛有人早已在暗中布局操纵好,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推进,这让刘季心中有股莫名的压力跟不安。

加之。

他们跟扶苏已结上了关系。

而扶苏在零陵的各种表态,都表明了不会轻视关东官吏,还会对关东官吏委以重任,这无疑给了他另一个选择。

而突然多出的选择。

让刘季一下变得优柔寡断起来。

一个是刀口舔血,从乱世杀出一条血路,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出处,另一个则是稳扎稳打,凭借跟扶苏的亲近,便可轻易获得荣华富贵。

两者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最终。

刘季也是迷茫了。

见状。

萧何深深的看了刘季一眼。

他鲜少看到刘季这么纠结,不过他也清楚刘季纠结在何处。

两种选择,截然不同的人生。

刘季四十多岁了,在当代已算是‘高龄’,保不齐何时就一命呜呼了,他还有多少时间去争取更多?

他同样如此。

年过三旬,依旧委身县里。

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才能。

过去幻想着天下动乱,好给自己一个机会,能够尽施自身所能,但乱世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结果如何。

何况现在仕秦就有功成名就的机会。

书房彻底安静下来。

刘季坐在席上,内心纠结着。

萧何重新看起了县里文书,不时在文书上留下批注。

不知过了多久。

紧闭的书房门被人推开了。

一个女人捧着大盘,斟着两碗热汤进来了。

这是一个温润贤淑的少妇,娴雅有度的将热汤放好,便识趣的退了出去。

萧何端起热汤饮了一口,笑着道:“此事无须想太多,我们终究还有的选,天下很多人却是没得选。”

“若是朝廷真能将这次的突发情况处理好,那便证明朝廷内部对天下局势有很好的掌控力,六国贵族的确一心反秦,加之不少士人为秦廷弃用,他们联合起来的实力不小,然亦如当年合纵一般,终会因各自的私心而告终。”

“再则。”

“就如你所说。”

“六国贵族早为秦军的骁悍吓破了胆。”

“这十年来,除了张良有过一次策划,便再没有见六国贵族组织起像样的反击,没有‘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意志,想要覆灭这个庞大帝国又谈何容易?一步退步步退,最终再无斗志。”

“不过大秦想要真的统一天下也没那么简单。”

“移风易俗。”

“非只是几道政策就能完成。”

“而且天下对秦政一直多有怨念跟恨意,天下恐会因此反复很久,朝廷政策出错,六国贵族便得势猖獗一会,朝廷镇抚得当,六国贵族便只能偃旗息鼓,这么反复拉扯几年,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终究天下会归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