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始皇,你让我失望了!(第2/3页)

也是从商朝开始。

底层人就算知道龟甲占卜,也无法解释‘天神’的旨意,这便是商朝君主统治天下的方式。

掌握对‘神谕’的最终解释权。

也自此彻底化身成为真正的天神使者。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

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治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

商人认为天上有个至高神‘帝’,这个至高神不会直接干预人间事务,真正起到作用的是祖先神,所谓的‘祖先神’指的就是商朝王室跟贵族成员去世后,所化身成的一种神灵。

而在商人为天下设立的观念中,就算其他诸侯方国能够学会这种沟通天神的方法,也依然会出现‘无神可问’的情况,因为能干预人间的神灵,全部都是商人先祖的化身。

也是在商朝的时候,商人对神灵的敬畏,达到了近乎疯魔的状态。

几乎事事都会询问上天的意见。

正所谓物极必反,在商人对神灵的敬畏达到极致之后,商朝的君主便察觉到了异样,他们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的权力,为巫师所窃据,巫师的地位已经有了超越王权的迹象,也是从帝乙开始,商朝就针对神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以王权代替神权的形式,削弱贵族巫师,对商朝王权的影响。

这也是为何,商朝分明十分推崇‘人祭’,而在帝乙、帝辛时代,却大肆减少了‘人祭’的次数,目的其实是削弱巫觋的实力,提高王权。

也是从这时起,商朝正式废除了对其他区神灵的膜拜,只尊许对祖先神灵进行祭祀,而且还将商朝的现任君主,比作成为‘帝’。

此时商王不再是天神的使者。

而是直接成为天神。

然而无论是帝乙、还是帝辛,他们都没有想过直接否定神权,只是想通过此法,刻意削弱天神的影响,提高商朝王权的统治以及合理性。

内部的变革,夷方的叛乱,加上周国的崛起,最终导致商朝改革失败,为周国覆灭。

不过周国虽后面覆灭了商朝,但依旧沿袭下了对神灵的解释权,周文王姬昌也是改革了伏羲时代的占卜方式,将原先的八卦重叠,演绎成了六十四卦,而在当时的周易系统中,只有卦辞,而没有爻辞,这也意味着除了姬昌,没有其他人能解释这六十四卦的含义。

自此周‘圣人’彻底取代商帝。

将自身神灵化,穷奇极致也不过是周文王,但周朝能以‘圣人’灭商,日后同样也会出现新的‘圣人’灭秦,而且周人能这么做,是因为唯有周王室能解释周易,然秦是没有这个条件的,秦并没有创造出‘周易’这样的占卜方式,这也意味着解释权将再度落到巫师手中。

而巫师对天下灾难的解决之法,从来就只有两类,一个是祈神,另一个是祭祀。

他们是绝不会容许人自救的。

这是自古过去得到的血的教训,而这种教训即便到了东汉依旧如此,东汉汉章帝时期,天降大旱,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打井,解决一定旱灾情况,而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大旱是天有异象,所以应该祭祀求雨,以此来确定王权的统治地位。

最终汉章帝选择了祭祀求雨。

然而汉章帝的祭祀求雨并没有祈求到分毫,这也直接导致了地方饿殍无数。

即便如此。

汉章帝依旧没有改变主意。

而这种情况在华夏还会一直延续。

延续近两千年。

世上很多人都知道解决之法,但为了维护所谓的王权,维护所谓的神权,视人命如草芥,任由生灵涂炭、民生凋零,这对嵇恒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他轮回九世。

见过太多这种场景。

他实在不想再让荒唐可笑的神权意念在天下作祟了。

更不想让天下继续维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状态,这是对天下的不负责,更是对人命的践踏。

他认为自己当扭转这一切。

然过去九世,他做过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在汉朝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后,神权思想彻底深入世人骨髓,根深蒂固,根本就不是寻常改革能改变的,他也没有办法说服满朝大臣跟君主,加之身处乱世,实在没有精力去扭转,眼下身处秦朝,这个方兴未艾,一切处于萌芽的新时代。

一切都还来得及!

“朕若是听你的建议,难保不会成为帝辛。”嬴政漠然道。

嵇恒轻笑一声,淡淡道:“帝辛的商朝跟秦不一样,商本身就是靠信神发家的,所以最后帝乙帝辛试图削弱神权对王权的影响,集权于上,受到了很大的阻力,而大秦立足于法,法讲的是实事求是,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