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朝廷的脸色(第3/3页)

他会写诏书吗?

他甚至连今天想吃什么都表达不清楚。

于是,这封诏书是出自谁之手,就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了。

只有一个人!

王恭,王阿宁!

只有他会在这样欢喜的时刻,给王谧找麻烦。

也难怪,人家王恭现在的位置实在是太有利了。

太后是自家妹子,而被推上皇位的,又是个流着鼻涕泡的娃娃,根本管不了事。

于是,这城中的大小事情,可不就全都是王恭一个人说了算。

人家不但要说了算,人家还要专门给王谧难堪。

其实,他不写这封奏疏,左不过五天,王谧就会启程返回建康了,绝对不会迁延太久。

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是他偏偏不依,偏偏要送这样一封诏书来,装出指挥者的样子来。

说起这件事,还真的让人心里很不痛快。

建康距离邺城何止是千里远,一来一回,最快的脚程也需要十天,而现在,邺城大战才刚刚结束一天,这封调兵回建康的诏书就送到了。

这正常吗?

要知道,在上一份王谧转交给朝廷的书信之中,还只是汇报了大军已经抵达邺城脚下,正在伺机而动。

至于前线的状况怎么样,仗打的究竟如何,可还都没有提到呢!

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朝廷的诏书居然就已经到了!

也就是说,对于朝廷来讲邺城一战的输赢并不重要,即便是打败了,即便是根本就没有开打,也无所谓。

正经有所谓的是,王谧已经带领这支大军外出很长时间了,这让朝廷很不放心。

兵力那么充足的一支大军长时间掌控在王谧的手里,这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件需要担心的事。

当然了,最担心的,自然是王恭。

他王恭现在可是将朝廷上的大权掌握在手中,可是,对比王谧,他的这份权力总觉得是虚得很。

在这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谁掌控了军队,谁就拥有了可以凌驾于任何朝廷之上的权力。

甚至是,在南北割据的这种状态下,也许只需要一支极有素质,颇有战斗力的军队,人数达到几万那个等级,就可以在南北两边左右逢源,甚至是可以改变时局!

不只是晋末,在其后的南北朝时期,更加常见!

北府兵现在就是王谧的本钱,而这份本钱,原本应该掌握在谢家的手中,按照王恭的那个设想,谢安毕竟老了,年纪大了,又本来是个不知兵,不带兵的人。

只因为在晋朝内部有极高的声望,于是,王恭可以忍,但是,他能够忍下这份不满,那也是因为谢安年纪大了,估计支撑不了多久。

而当谢安故去之后,北府兵肯定还是要回到朝廷的掌握之中的。

且不说,王恭的这份设想有多么的不切实际,只说王恭的这个气度就可以说是非常的狭隘了。

他原来都一直在盼着谢老爷子死翘翘!

这样的想法要是被谢安知道,恐怕老爷子本来衰败的身体都会瞬间恢复,打上鸡血,再多撑几年!